NG新世代綜合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回復: 0

[中國歷史] 【春秋雜論】法農的後殖民理論

[複製鏈接]

2110

主題

2110

帖子

6453

積分

海軍元帥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積分
6453
發表於 2021-10-28 20:48: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尚智

法國非裔思想家法農(Frantz Fanon,1925~1961),是國際公認的後殖民理論先驅。身為經歷過法國殖民經驗的黑人精神科醫師,他認為被殖民者若要從「殖民主義」的壓迫之中取得真正的解放,不是被動逃離或遺忘殖民主義的存在,而應該主動向殖民主義正面戰鬥,並從精神分析的層次上徹底「去殖民」。

殖民是結構的存在,殖民者即使迫於民族自決浪潮而淡出殖民地的政府權力,這並不會根本改善原有的殖民結構,因為掌握政權的新統治階級,往往成為延續殖民關係的中間人,無意識地複製以種族、族群差異為訴求的分化與歧視,差別只是從種族之間移轉到種族內部而已。

因為當時的時空背景,法農沉痛表示,黑人只是白人的「他者」,白人把黑人「去人性」,簡化為膚色的生物層次看待,成為一種動物性的存在,只因為是黑皮膚,黑人成為一切性欲、邪惡、骯髒、貧窮……的代表。黑人在殖民主義的結構性壓迫之下,心靈不斷受創傷,最終導致完全的自卑感,黑人若要擺脫這些負面標籤,只能不斷努力模仿白人所謂「文明」的語言腔調、生活方式,徹底改造自我。但諷刺的是,黑人的皮膚不可能真正漂白,正因如此,黑人永遠不可能成為白人,也不可能真正被白人接納為同類。

法農從精神分析的角度指出,黑人的自我認識是被白人從優勢權力地位所定義的,換言之,黑人的主體性處於被殖民的狀態而不自知。

法農對全世界受壓迫者的最大貢獻,在於一針見血指出,「殖民」是一種複雜的、深入被殖民者心靈的狀態,「去殖民」不只是從政治、經濟層面,來反抗被壓迫的狀態,更應提高到精神、文化層面,才能獲得徹底解放的可能。

如此一來,「殖民」的意義已經更為擴大,可以指涉任何歷史性結構存在的權力宰制關係上,「去殖民」的範圍也更形增加,諸如對同性戀者、女性主義者等,都有很大的啟發。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自動贊助|NG新世代綜合論壇

GMT+8, 2025-4-30 08:38 , Processed in 1.262558 second(s), 18 queries .

抗攻擊 by GameHost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一粒米 | 中興米 | 論壇美工 | 設計 抗ddos | 天堂私服 | ddos | ddos | 防ddos | 防禦ddos | 防ddos主機 | 天堂美工 | 設計 防ddos主機 | 抗ddos主機 | 抗ddos | 抗ddos主機 | 抗攻擊論壇 | 天堂自動贊助 | 免費論壇 | 天堂私服 | 天堂123 | 台南清潔 | 天堂 | 天堂私服 | 免費論壇申請 | 抗ddos | 虛擬主機 | 實體主機 | vps | 網域註冊 | 抗攻擊遊戲主機 | dd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