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開港通商一事,對台北經濟的影響非常巨大,其中關鍵尤其在於茶產業的開發。圖/徐逸鴻 文/徐逸鴻
淡水開港通商一事,對台北經濟的影響非常巨大,其中關鍵尤其在於茶產業的開發。
茶文化在中國和日本都有悠久的歷史,西方則是到了近代才出現以英國為代表的紅茶文化。英國在殖民地生產茶葉與砂糖,再運回國內。英國的紅茶文化散布到歐美各國之後,形成了龐大的國際市場,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當淡水在同治元年(一八六二)開港通商,台灣的茶葉,特別是台北地區的茶,自然一躍而上,順勢進入國際市場。
台北地區氣候溼潤,非常適合栽種茶樹,在清代早期就有漢人自福建移植茶樹,在台北地區種植。同治五年(一八六六),英國商人杜德(John Dodd)引入了福建安溪茶在台北種植,並成立寶順洋行,在台北設置烘焙廠,生產烏龍茶,並且在同治八年(一八六九)將產品以「福爾摩沙茶」的名稱銷售到美國,大受歡迎,開啟了清末台灣茶外銷國際市場的貿易。
茶葉的利潤很高,因此迅速成為各商行投入的熱門產業。除了洋商之外,台灣、廈門、廣東、汕頭等華人商行也紛紛投入茶產業,而且成長迅速,勢力很快就比洋商還要壯大。當時,洋商主要經銷烏龍茶到歐美,華商則經銷包種茶到南洋各地。從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到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也就是大約從開港通商到日治之前,茶葉出口高達台灣出口貿易額的一半,而政府的收入有百分之六十來自貿易稅收,可見茶產業的規模與重要性。台北地區就在如此時勢中,躍升成為台灣經濟中心。
茶葉的生產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先由茶農種茶、採茶,經過曬、翻、炒、揉、烘、篩等粗製過程,先製成毛茶,再轉售到精製茶館中,經過加烘、篩、揀等過程,成為烏龍茶,主要市場是美國。如果是包種茶,因為是帶有花香的茶,因此再製時要放入花朵來烘焙,使花香能夠滲入茶葉之中,完成後還得把花朵挑出,並與一定比例的烏龍茶混合,成為包種茶,主要銷售市場是南洋一地。
烘焙茶葉需要經驗和技術,每逢產茶季節,往往要從福建聘請熟練的茶工來台北製茶,甚至一直到日治初期,都是如此,每年渡海來台北的茶工可多達五、六千人。
日治初期,台北曾有土匪作亂,其中有人假扮茶工,使得當局下令禁止清國工人來台,此令卻造成了大稻埕茶商的恐慌,聯名上書陳情,最後當局順應民情,特許茶工來台,讓台北的茶葉能夠順利生產。
另外,裝茶葉的木製茶箱也必須由工廠專門生產,茶箱內還要放入錫紙以隔絕溼氣,同時放入鉛條,讓運送時能夠保持穩定,茶箱外還要彩繪圖案和商標。全部完成後,再販售給洋行輸出外銷。
總而言之,茶產業在北台灣提供了許多工作機會,每年三到十月是製茶旺季,分為春、夏、秋茶。每當製茶時節,大稻埕路邊、騎樓內都坐滿了揀茶工,成為因茶產業興盛而產生的特殊景觀。
到了日治時期,在日本政府強力操控下,外商洋行逐漸退出台灣,改由日本商社掌握茶產業,其中規模最大者為三井商社,主要以機械化工廠生產紅茶。茶葉在日治時期前十年仍然是重要的外銷產品,不過比重逐年遞減。然而,日治時期台灣最優良的烏龍茶和包種茶,仍舊產自台北地區,因此讓大稻埕得以出現像李春生、陳天來這樣的大茶商。
(貓頭鷹出版《圖說清代台北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