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基地內部一隅 圖/中玄 文/中玄
串連著台北市濟南路二段的兩棟開放多年的「齊東詩舍」,加上連接於齊東街五十三巷,五棟甫於今年一月完工的日式房舍,總計七棟,共同構成台北市最大的日式宿舍群,重新以「台灣文學基地」之名,於今年農曆過年前開幕。
「台灣文學基地」之產生,有其歷史和坎坷路程。齊東街早在清朝康熙年間,就有這條古道,到清末稱「三板橋街」,是當時通往松山、基隆的要道,以運送米糧及煤炭等生活物品為主。日據時代,隨著市區開發及街道、房屋改建,三板橋街只剩現今齊東街一小段,而旁邊的濟南路擴大、延伸些。此區在日據時期稱「幸町」,因機關、學校多,日本人在此建有許多官舍。台灣光復後,亦多保存日式房舍樣式並作為官員宿舍。
二○○○年前後,齊東街附近的居民成立了「齊東文史工作室」,希望能保存齊東街附近宿舍群及周遭老樹,經學者及地方民眾的多年努力,台北市政府於二○○四年通過登錄為「歷史建築」,並受文化部委託,先從保存完好的濟南路二段二十五號、二十七號兩棟宿舍整修起。二○一○年完工後,以「詩的文化基地」之名對外開放,做為文化空間使用。二○一四年,正式併入位於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取名「齊東詩社」,成為台文館在北部的新據點,也經常辦理新詩展覽及各種詩歌活動。
此後數年,齊東街五十三巷的五棟宿舍雖毀損嚴重,仍持續整治、修復,至二○二一年初完成,更名為「台灣文學基地」。新的台灣文學基地,除舊有的濟南路兩棟「齊東詩舍」改名為「齊東舍」和「悅讀館」,分別作為齊東街宿舍群歷史常態展覽及兒童繪本圖書的展示資料館,齊東街的五棟新房舍則分別是「繆思苑」,提供作家駐村計畫;「文學厝」提供台灣各文學團體作為聯誼、會聚的場所;「創作坊」,為文學與其他領域跨界展覽、交流的場所;「展覽廳」則是辦理具創意發想與知識內涵的文學主題特展;「平安京茶坊」為民眾休憩、飲茶的外包廠商場館。
齊東街以老樹眾多聞名,台灣文學基地保留了老樹,增闢草坪綠地及修復了老舊防空洞和水塔等建設;這廣大的日式宿舍群,不僅讓民眾徜徉於台灣文學氛圍,亦是市區中,難得一處尋幽訪古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