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大廈宮以城隍夫人(左)為主神,城隍爺(右)反而配祀在側。圖/謝貴文 文/謝貴文
「城隍」原是指城牆與護城河,最初屬自然物崇拜,後來逐漸轉化為人格神。明朝建國後,將城隍信仰制度化,京都及府、州、縣各有對應的城隍神,並依其衙門形制興建城隍廟,主官就任前要夜宿廟內,宣誓與該神分掌陰陽、共治地方。
由於外界視城隍神為冥界行政官,因此常有清官廉吏死後出任城隍之說;該廟也如同森嚴衙門一般,除城隍神高坐正堂之上,兩旁尚有六司幕僚、文武判官、枷爺鎖爺、皁隸捕快等。此外,堂堂城隍老爺自不能孤家寡人,不少廟宇也會為祂配祀夫人,但大多供奉於冷清的後殿,或卑微地依附在主神之下,恪守以夫為尊的分際。
不過,位在嘉義市區的龍山大廈宮,卻罕見地以城隍神與其夫人易位而祀,這起因於清代一段跨海醫病的神蹟。
相傳在嘉慶年間,生員郭耀海赴省城福州參加鄉試,不幸感染瘟疫,臥病在床。家人得知後卻無法渡海照顧,只能向嘉義鹿草鄉的中寮安溪城隍爺祈求庇佑康復。
郭氏在福州睡夢中,見有一婦人施醫煎藥,逼他喝下,驚醒後果然大病痊癒。回台後才知道是城隍夫人顯靈庇佑,乃自中寮安溪城隍廟分香,在此建城隍夫人祠,以安溪城隍夫人為主神,安溪城隍爺反而配祀在側,成為全台唯一夫人當家的城隍廟。
傳統父權社會的民間信仰,不僅男神遠多於女神,有的男神還會配祀夫人,如城隍、王爺、三山國王、廣澤尊王、土地公等。這些配偶神除供奉在廟內不起眼處,少為信徒關注,職能也局限於照顧女性的婚姻、生育及嬰幼兒上。但龍山大廈宮的城隍夫人卻獨樹一幟,不僅高坐於正殿主位上,兩側同樣有文武判官與什家將護衛,且展現多元職能與各式神蹟,其中尤以施藥醫病最為靈驗。廟方人員即自豪地說:「別人一碗水可熬八分藥,我們城隍媽可以熬到十分。」
就在鼎盛的香火下,城隍夫人以母性力量為信眾排憂解難,表現出當家作主的氣勢,也算是為廣大弱勢的女性爭一口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