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山五輪塔為北伐陣亡將士的紀念塔。圖為五輪塔前的牌坊。 圖/吳鴻霖 文/吳鴻霖
湖南嶽麓山名列中國大陸的「五A級旅遊景區」,遊客可在長沙火車站搭地鐵或至站前搭「立珊專線」公車到湖南大學,走南大門就能抵達嶽麓山頂,亦可從東大門搭乘索道(纜車)上山。
湖南大學紅樓西側的「登高路」綠樹成蔭,南大門向右前往愛晚亭;沿公路而上,五輪塔位於南大門和麓山寺之間的樹林中,是北伐陣亡將士的紀念塔;嶽麓山上有一些墳墓,無住家和商店,山半腰有麓山寺的「素茗齋」,零售多種素食。
寺後有條階梯步道,往上走一小段山路,山邊一片平地是蔡鍔墓。
李邕〈麓山寺碑〉載:「開皇九年,天台大禪師守護法庭。」隋文帝開皇九年(五八九),天台宗創始人智顗駐錫麓山寺,曾開示講說《妙法蓮華經》,當時的講經堂在蔡鍔墓地一帶;愛晚亭與麓山寺之間,現今還有一座隋代的舍利塔。
沿著登山步道蜿蜒而上,還有一座黃興墓;山頂的觀日台上,可見湘江中的橘子洲,江畔高樓鱗次櫛比。
觀日台附近的雷達站圍牆旁有條小徑,往下走五十公尺,可見一座石柱、三面鐵柵欄、水泥平房屋頂的碑亭。亭內的禹碑高一八四公分,寬一四○公分,九行七十七字,岩壁上布滿青苔。碑額陰刻落款:「中華民國廿四年六月重建碑亭周翰勒石。」當年,湖南警備司令部參謀長周翰重建碑亭,並在岩壁上方嵌入一塊刻有「禹碑」兩個大字和自己姓名的碑額。
四千年前,相傳大禹治水功成刻石衡山,留下禹碑,又稱「禹王碑」。一千五百年前,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三十八》:「禹治洪水,血馬祭山,得金簡玉字之書。」
唐代劉禹錫詩句:「嘗聞祝融峰,上有神禹碑。」祝融峰是南嶽最高峰,劉禹錫曾聽說山上有禹碑;南宋道士陳田夫《南嶽總勝集‧上清宮》:「徐靈期作《衡嶽記》:『雲密有禹治水碑,皆蝌蚪之字。』」雲密峰高約一千公尺,徐靈期是南北朝的道士,遊遍南嶽群山,可能是最早見過禹碑的人;《南嶽總勝集‧雲密峰》記載:「南下有雲峰寺,西有大禹岩,峰半有禹碑。」
南宋張世南《遊宦紀聞‧卷八》記載嘉定五年(一二一二),蜀人何致遊衡山發現禹碑,拓下碑文複刻於麓山巔。因此,嶽麓山頂的禹碑,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明代還有學者在文中描述禹碑,五百年來,沒人見過衡山禹碑。
十幾年前,數位大陸專家在衡山縣福田鋪鄉雲峰村的雲密峰半山腰,找到已無文字且遭切割的禹碑原石,發現地周圍目前規畫為「禹王碑遺址」。
欣賞了禹碑,可沿碑前的小徑下山,亦可經長沙會戰碑、佛教曾建法華塔的響鼓嶺和道觀雲麓宮,走逶迤的公路回南大門。在暑熱的夏季,以步行方式遊覽山上景點,亦是難得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