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觀光美食街 圖/丹青 文/丹青
二○二一年初,緬甸發生政變,軍政府重新掌權,全國動盪不安。這令人想起五十多年前,緬甸軍政府上任時,曾實施一連串對華人不友善的措施,特別是一九六三年私人商店、公司收歸國有制度、一九六四年的「大票變」(即停止大鈔流通)、一九六五年關閉華文學校、一九六七年的排華暴動等;這些事件,讓當時許多緬甸華人開始移居到台灣、港澳、美國、澳洲等地。其中,移居到台灣的較多,因為他們認同的祖國,就是中華民國台灣。
其實,一九五○年代,國民政府就曾因政治因素,將泰緬邊境遺留的國軍及其眷屬撤退來台,大多安置在中壢的忠貞新村及清境農場。一九六○年代,這批因經濟、教育因素而遷居台灣者,大多以華僑身分來台,政府雖認可,但必須自行找地方打拚。
當時,中和鄉是北部的工業區,就業機會多,特別是南勢角一帶,緊鄰熱鬧的永和鎮,交通尚稱便利。南勢角靠山坡的華新街、興南路二段及忠孝街等地段,因尚待開發,房價較便宜,因此一九六○年代的緬甸華僑,開始有人在此購屋,展開新的移民生活;後來的人經鄉親介紹,也到這附近居住,以便相互照顧,故如同美國的唐人街一樣,是華人的群聚效應。
忠孝街較狹窄,興南路則有德州儀器等大工廠,因此貫穿忠孝街和興南路之間的華新街,就成為該批來台緬甸華僑的聚居之地。他們多以開家鄉美食店營生,因此,緬甸、雲南的小吃店漸漸多了起來 。
筆者在一九八○年初購屋於忠孝街巷內,當時有四、五位同事也住在附近。忠孝街走出來,不到五分鐘即到華新街。當時華新街的確有一些緬甸華僑開的小店,筆者曾邀機關同仁假日一起去爬興南路通往國旗嶺的小山之後,請他們去吃這異國美食。
當時的華新街,還不是像現在打著觀光美食商圈的口號,也沒有整條街都有中緬文對照的招牌。一九八六年後,筆者和同事大多遷居台北市區,少回南勢角了,二○二○年重返舊居探訪,方知華新街街景已大有改變。
這是近十年來,新北市政府為了發展觀光,將華新街整建為「南洋觀光美食街」,除了街頭大的展示牌,各店家不管是販賣巴巴絲(粉條),或香辣河粉、豌豆炸餅等緬甸、雲南、泰國等小吃,皆統一製作招牌,形成壯觀的異國風情。
另外,市府在每年四月中旬舉辦潑水節活動以吸引觀光客,唯二○二○年因疫情、二○二一年因全台缺水而停辦。此外,在地居民也展開華新街的文化導覽活動,如從十歲就隨著家人從緬甸移居到華新街,在此地住了二十幾年的楊萬利女士,便創辦文化刊物《 Mingalar Par 緬甸街》,開始以民間的力量,記錄並介紹華新街緬甸華人移居台灣的歷史和故事,以及南洋美食的點滴,讓台灣民眾了解華新街的過去和現況發展。華新街除了異國風味,也顯示了政府重視外來移民多元文化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