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文隆
台灣是一個極度依賴進口能源的地方,不僅石油、天然氣得從海外輸入,連煤炭也都仰賴海運輸入。據統計,二○一八年台灣石油消費量為四萬九千零七十四千公秉油當量,進口液化天然氣總計一千六百八十一萬噸,進口燃料煤總計四千七百六十一萬噸。這些能源是推動發電、交通必備的資材,也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動力。如果,台灣的地裡能挖出石油,那就發財了。別說沒有,還真挖出來過,而且不止一處。
就目前所知,粵籍來台移墾的客家人吳琳芳,於清朝嘉慶二十二年(一八一七),在現今苗栗後龍溪牛鬥口上游河床,發現由石縫外滲的石油,這些浮油能夠燃燒,當時未明究裡,以為是硫磺,因此命名這個發現地為出磺坑,這是台灣首度發現石油的紀錄。
當時並沒有技術支持,也沒能深入利用,直到咸豐十一年(一八六一),方由理蕃通事邱苟於後龍溪畔出磺坑附近手掘一井,汲取原油,開啟了台灣採油之先,之後該地由寶順洋行租下採礦權。
光緒三年(一八七七),清廷籌辦採油事業,福建巡撫丁日昌責請主持台灣鑽油計畫的唐景星,邀請美國技師前來以機械鑽井,據稱日產能達一千五百斤,可惜美國技師不久後離任,之後該井產量斷斷續續,未能大幅開採。後任的台灣巡撫劉銘傳成立煤油局,但由於所開五井成效不彰,乃於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放棄。
甲午戰後,台灣割日。出磺坑為日本海軍接管,後於明治三十六年(一九○三)交公民營石油會社聯合開採,引進現代技術開採,成功探鑽出出磺坑第一號井。日人透過全面的調查工作,研究地質與地層,除了在出磺坑探鑽石油之外,也在苗栗廳錦水、新竹廳員崠子、鹽水港廳牛肉崎、六重溪、嘉義廳竹頭崎、凍仔腳等地試鑽,開設了多處油礦場,不僅開掘石油,也兼採天然氣。
昭和二年(一九二七),台灣島的原油總產量達二萬二千八百三十公秉,創下原油最高年產量紀錄,然而開採的石油超過九成運往日本本土使用,僅有當時技術難以運輸的天然氣,大多存留台灣,供應家用燃氣、玻璃工廠、製陶工廠應用。為了便於油氣加工,位於苗栗街上的精煉廠,推動了台灣最初的石油化學工業。
爾後由於大東亞戰爭爆發,日本抽調許多在台石油探採人才赴南洋印尼,使得台灣的油礦技術人員一度短缺,便在昭和十八年(一九四三)於竹東創立礦山學校(校址於今竹東鎮資源莊內),培養台籍採礦人才,並授以印尼文,以備日後派往印尼工作。
至二次大戰結束前,日人已在台灣發現三十五個適於油氣儲藏的地質構造,並鑽探其中二十一處,共開掘二百五十一口油井。由於油氣為重要的軍需,當美軍轟炸台灣時,油氣設施常遭轟炸,頗有損失。
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中國石油公司負責接收戰後受創的在台油氣設施,另創設台灣油礦探勘處持續勘查,除在苗栗縣通霄鎮鐵砧山成功開採大規模天然氣外,也試著推動海底勘測與鑽探。雖說油礦生意利潤豐厚,且收入頗高,吸引了諸多人才於礦場周邊匯聚成村,然而隨著油氣枯竭,曾經輝煌的幾個油氣礦場紛紛關閉,有許多中油礦場交還地主,置於其上的宿舍、器械等多遭拆遷,現在僅剩出磺坑,還留有中國石油公司開設的台灣油礦陳列館可供參觀,透過展示讓年輕一代追想台灣曾經一度輝煌的油礦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