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賜匾「褒忠」,嘉勉在事變中出錢出力的義民。圖/鄧榮坤 文/鄧榮坤
到新竹縣新埔老街的旅人,經常會繞進褒忠亭走走,寬闊的廟地與莊嚴樸實的建築,讓客家族群的宗教信仰多了一分包容。穿越巍峨牌樓踏進大殿時,在上方懸掛了一塊清乾隆皇帝題字的匾,上面書寫著「褒忠」二字。
新埔,早期稱「吧哩嘓」,曾經是平埔族打獵的場域,人口不多,由於清廷對於渡台開墾的政策影響,直到清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客家族群才陸續從廣東、福建移居新埔,是目前台灣客家人居住密集的鄉鎮,完整保留了客家族群的篤實民風。
客家族群移居新埔後,陸續開發農田,種植稻作與蔬菜;十九世紀初,已成為蔗糖、茶葉和樟腦三大經濟作物集散地,也因為商業活動,形成了熱鬧的市集。
位於新埔鎮枋寮的褒忠亭,當地人習慣稱義民廟,每年農曆七月,全台各地的義民廟都會舉辦義民祭活動。義民祭至今已有超過一百七十餘年歷史,負責輪值的十五聯庄代代相傳,更顯現出濃濃的歷史況味與傳承意涵,也不斷從傳統客家文化中創新,蛻變成全台矚目的節慶。
義民祭自清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起,每年舉行祭祀,從原本的四大聯庄漸次擴大祭祀圈為十五聯庄,在每年農曆七月二十日輪流舉辦,讓路過的每一位旅人都能感受到客家人的真誠。
義民廟供奉義民爺,是台灣地區頗具特色和族群色彩的信仰。其歷史源自台灣早期戰亂、械鬥頻仍,當時許多派駐台灣的官吏貪汙橫行,不滿的民眾迅速成為反抗清廷的一股勢力。乾隆五十一年至五十三年,暴發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抗爭─林爽文事變。清朝政府派來的官兵無法平息賊亂,因此一些人自組義勇隊保鄉愛國也平息了匪亂,其中以林爽文事變最為悲壯。
新埔資深文史工作者宋英豪說,林爽文事變發生後,為了保衛家鄉,當地客家仕紳迅速集結三千餘人,以鄉勇形式組織義民部隊自發性打著黑令旗,手臂戴著一小截黑布圈為記,協助官兵捻亂,征戰中,不幸犧牲的義軍二百餘人。事變平定後,當地仕紳林先坤等人路過激戰過的村落,發現遍地骨骸,於是撿拾骨骸打算集體埋葬。當滿載骨骸的十幾輛牛車過了新埔鎮鳳山溪卻停下來,經焚香禱告並擲筊請示,才知道是往生的義民們希望葬在此地,因此在獲得地主獻地後,選擇了吉日以合塚的方式安葬。
事變後,乾隆皇帝賜匾「褒忠」,嘉勉在事變中出錢出力的義民。接旨後,林先坤邀集地方領袖倡議建廟崇祀,於是,在乾隆五十三年冬季奠基破土,兩年後竣工落成。清乾隆皇帝因為感念義勇軍忠勇衛土的精神,特頒「褒忠」聖旨以茲表揚,這塊御匾致今仍懸掛在大殿上方,於是「褒忠」與褒忠亭畫上等號,也成為客家族群的代名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