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乃一年之時序,自然之變調,天地山川之樣貌因此更迭,並各得其徵、各異其趣。圖/陳牧雨 文/陳牧雨
四時乃一年之時序,自然之變調,天地山川之樣貌因此更迭,並各得其徵、各異其趣。
宋人王淇有「開到荼蘼花事了」一句,或因當春之際,百花齊放,以致詩人誤以為春去花事亦了;唐代元稹亦有:「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詩句,然事實殊非如此。四季雖寒暑殊異,氣象不同,萬物卻仍繁衍不輟。
我欲辨明此事,遂製成四時清韻冊,將四季與天候分別結合成〈春風〉、〈夏雨〉、〈秋月〉、〈冬雪〉四篇,又題署篇名,並附古人詩句為篇首,每篇各畫成花鳥三幅,並書自製五絕十二首,置於各畫之右頁,期圖文相襯以彰畫意。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是以自勉。
以上是我最近製作《四時清韻》花鳥冊頁的序文(參見上圖)。「四時」,就是「四季」。四季裡春天是一年之始、四季之首。這個季節,寒冬剛過,氣候溫暖和適,花卉開得特別繁盛。宋人王淇有一首〈春暮遊小園〉:
一從梅粉褪殘妝,
塗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蘼花事了,
絲絲天棘出莓牆。
或許詩人的原意是說,荼蘼開後,春天的花事就結束了。不過因為沒說清楚,往往會讓人誤以為季節更迭,繁花開盡,荼蘼過後,這個世界就沒有花可賞了。《紅樓夢》第六十三回中,寫大觀園眾女兒行酒令時掣花簽,就引用了這個典故:麝月抽到的花簽上面畫著一枝荼蘼花,並題有「韶華勝極」四字。當然「勝極」接著就是「衰」了,是「三春過後諸芳盡」的意思。諸芳當然不會真的隨三春而盡,四季其實各有其花貌,也各賦其采,甚至連嚴寒的下雪天都會有美麗鮮紅的花朵綻放。
冊頁中我以〈春風〉為第一季的篇名,因為春風一向是春天溫暖和煦的象徵。《淮南子.原道》:「是故春風至則甘雨降,生育萬物。」《文選.陸機》:「春風朝煦,蕭艾蒙其溫。」皆是形容春風吹拂,化育萬物,因此,春風被引申為「恩惠德澤」,也被用來比喻教育師恩。
而第二季篇名〈夏雨〉,實與春風有極其相似的意義。唐代詩人王駕有句「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天地如蒸溼,園林似卻春。」詩名即是〈夏雨〉。漢.劉向《說苑.卷五.貴德》:「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皆是描述春風和暖,夏雨滋潤,因此,兩者均被用來比喻教化與仁澤。
〈秋月〉則圓滿而高潔,被用來形容光明磊落的人品。《宋史.文同傳》(文同,字與可):「與可襟韻灑落,如晴雲秋月,塵埃不到。」《宋史.李侗傳》(李侗,字愿中):「愿中如冰壺秋月,瑩徹無瑕,非吾曹所及。」也有人將秋月與春花並稱,比喻美好的時光與景物。如李後主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就是這個意思。杜甫則以:「兩章對秋月,一字偕華星。」來讚美別人詩文的清明與高潔。
第四季天候多雪,所以我用〈冬雪〉命篇名。
雪與冰在中國文化裡一向是純潔無瑕的象徵,所以成語有「冰清玉潔」一詞。《紅樓夢》中,曹雪芹為金陵十二釵所寫套曲的最後一支〈收尾.飛鳥各投林〉中有「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一句,意思是雪把大地的一切汙濁、醜惡與是是非非,用它潔白的身軀給覆蓋了!大文豪就是大文豪,曹雪芹很巧妙地用白雪,來為金陵十二金釵作了一個淨潔無瑕的結局。而寒冬過後,又是另一個溫暖春風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