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原文化興起於內陸,因此,海幾乎是遙遠與神祕的代名詞。而孕育中華文化的大河,經過彎彎曲曲的奔騰,橫貫了整個大陸,最後還是匯歸於大海。圖/陳牧雨 文/陳牧雨
由於中原文化興起於內陸,因此,海幾乎是遙遠與神祕的代名詞。而孕育中華文化的大河,經過彎彎曲曲的奔騰,橫貫了整個大陸,最後還是匯歸於大海。
於是,莊子在其《莊子.秋水》中,藉著河神(河伯)與海神(海若)的故事,詮釋了一些有「見識」的大道理。
故事是這樣起頭的:
秋天時節,雨水豐沛,千百條溪流注入黃河,於是黃河水面因上漲而寬闊,以至於無法辨別對岸的牛馬。
看到這樣的狀況,黃河之神河伯忍不住得意了起來,以為自己已經得到了天下的至美。
原文: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盡在己。
如此源源不絕的河水、越過大地滾滾東流而去,最後終於來到了北海。這時候河伯往北海東邊望去,居然渺渺茫茫的完全看不到對岸。
原文: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於是河伯驚訝於海之廣大因而變了臉色,再也不敢驕傲。並且望著汪洋大海向名為「若」的海神說:「俗語說:『懂得一點點道理,就狂妄地以為天下沒有人比得過自己』,原來我就是這樣的人。」
原文:於是焉河伯始鏇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又說,剛開始我實在不能相信有人說孔子見聞並不多廣,並且也不相信有人會鄙視伯夷和叔齊義不食周粟終至餓死的義行。
原文: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
如今,我目睹了大海的無窮無盡的廣大,如果我沒有來到這裡,我就不妙了,會永遠被有見識的人鄙笑!
所以,我不相信前面說的有關孔子及伯夷、叔齊的事,也有可能是我見識不夠廣的緣故,說不定我看多了就真的是如此。
原文:今我睹子之難窮也,我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北海海神「若」說:「對於一輩子都被困在井底的青蛙而言,你不可以跟他談論大海,因為他受制於生活的環境,沒見過海的廣闊;你也不可以和生命短暫只活在夏天的蟲子談論冰雪,因為他受制於季節,沒見過寒冬的冷冽:在鄉里唱歌的歌手,你不可以和他談論道理,因為他缺乏思想的教育。今天,你已經從河的兩岸間的視野走了出來,看見大海然後知道自己的不足,因此我可以和你談論大道理了。」
原文: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而將可與語大理矣。
接著北海若與河伯談了很長的一篇大道理,我們姑且不論這些大道理,但光從《莊子.秋水》前面這一小段,莊子已經為我們創造了好幾個至今仍常被引用的成語。
比如「望洋興嘆」這句成語,就是從「望洋向若而嘆」演變而出來的,用來比喻因力量不夠而感到無可奈何。
又如「井底之蛙」,用來嘲笑見識狹窄又因無知而自大的人。
「夏蟲語冰」用來比喻見識淺短的人,不能與之談論大道理。與「井底之蛙」意義上有些類似,卻又不盡雷同。
清朝林則徐有一副與海有關的對聯: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其上聯反述了海之所以偉大,乃因能納百川,因此人必須有肚量,能容納各式各樣的人才,或聽取各式各樣的建言,才能成就其人的豐功偉業。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