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其融〉 有一段時間,古人把猿猴並稱,後來又把猿與猴分開稱呼。其中有一個很明顯的區隔,猴叫聲短促,聲音傳達不遠;猿則相反,提聲幽清綿長,可傳達到很遠的地方。
根據趙雲在《宜都山川記》記載:「峽中猿鳴至清,諸山谷傳其響,行者歌曰:巴中三峽猿鳴悲,猿鳴三聲淚沾衣。」王洙《荊州記》也說:「巴東三峽長,猿聲啼至三聲,聞者垂淚。」
晉南北朝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也有這樣的記載:「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青倒影。絕巘多生檉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穀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根據上面幾段的記載,經過三峽,尤其是巫峽聽猿啼是會落淚的。
古代蜀人,由蜀地來到中原,無非是為追求人生的另一發展,比如經商或應考之類;而中原人士入蜀,則大都因逃難的緣故。
至於連繫中原與蜀地的交通,無論走的是陸路或者是水路,在當時都是極具危險也極艱難的路程。
所以李白才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樣的句子。
出蜀,不知何年才能再度回到家鄉?入蜀,也有同樣的感慨。
而當年的蜀道,以走水路者居多。搭船過三峽,心情已是傷感,在船上聽猿啼淒厲,如何能不潸然淚下?
所以,中國古代詩歌,「猿啼」往往是象徵著一種悲傷的情緒。
其中唐代高適的:「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這句,最為膾炙人口。
衡陽有回雁峰,據說雁到此地就會折回,所以離開家鄉,聽巫峽啼猿,歸鄉不得、家書難寄,任鐵石心腸,也會落下數行熱淚。
另外如唐朝皎然《賦得啼猿送客》:
「萬裡巴江外,三聲月峽深。
何年有此路,幾客共沾襟。
斷壁分垂影,流泉入苦吟。
淒涼離別後,聞此更傷心。」
這「三聲月峽深」,當然說的是猿啼的聲音。
唐朝馬戴《巴江夜猿》:
「日飲巴江水,還啼巴岸邊。
秋聲巫峽斷,夜影楚雲連。
露滴青楓樹,山空明月天。
誰知泊船者,聽此不能眠。」
這秋聲,說的也是猿啼。
唐代杜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趙嘏《憶山陽》:
「可憐時節堪歸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類此啼猿的詩句,實在不勝枚舉。
然而,卻也有例外。
如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首詩大約是乾元二年(七五九年)春,李白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遇赦,將還江陵時所作。所以,聽聞猿啼的心情,已然不是難過與哀傷了;通篇詩句,充滿輕快愉悅的心情。
另外杜甫有一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雖然杜工部在這首詩裡沒提到猿啼,但經過巫峽,沒有聽聞猿啼,大概也不容易。但若聽聞,想必心情不只是愉悅,而是如詩中所言「喜欲狂」才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