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近代為了與鋼琴、提琴、豎琴等有所區隔,故改稱為「古琴」。其實在古代,琴是古琴專用的名稱。 琴,是中國非常古老的樂器,至少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詩經》中屢屢提及,如:《國風‧周南》:「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等等。由於發源甚早,因此不知為何人所創製。初為五弦,漢代起訂制為七弦,且有十三個音律記號,稱為「徽」。 彈琴,古稱為「鼓琴」,是中國古代文人必修的技藝,有「左琴右書」之說。文人既善鼓琴,琴遂因文人而留下大量的琴曲、詩篇,以及有關琴的浪漫故事。如伯牙、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幾乎無人不知,「知音」成了好友的代名詞,「琴台」被視為友誼的象徵。 作為歷史上最有名的琴人,伯牙在學琴的過程,也有一段發人深省的故事。這故事被記載在許多古冊裡: 話說伯牙學琴於成連先生,根據古代學徒制,學三年必須出師。伯牙在三年中努力學會了老師的所有技術,但根據《太平御覽》的記載,說伯牙:「……至於精神寂寞,情志專一,尚未能也。」也就是說,伯牙雖學會了鼓琴的技術,但彈起琴來,仍無法像老師那麼感動人心。 為了這件事,成連帶著伯牙來到海邊,並且告訴伯牙說:「我的老師子春居住在海中島嶼,他能教你如何彈奏出情感。我去請他來,你在這裡等我。」伯牙獨自在海邊等著老師,等了很久,伸長了脖子東張西望,就是不見老師的蹤影。 「但聞海上汩沒漰澌之聲;山林窅寞,群鳥悲號。」面對這樣的情景,伯牙突然有所感動,於是拿出琴來,彈奏了一曲〈水仙操〉。彈罷之後,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只是要他在這種情境之下,將內心的感動化為琴音。經過這樣的體悟,伯牙終於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琴人。 這個故事,其實是告訴我們:老師能教的只是技術,至於如何透過技術,把內心深層的情感表現出來,則必須透過體悟與自己的修養。光有技術,充其量只是個藝匠,這樣的演奏或藝術作品,是無法撼動人心的。 「不惜歌者苦,但感知音稀。」一個藝術家努力的創作,是希望有懂得的人來欣賞。只可惜「曲高和寡」,愈精緻的藝術,愈少人能欣賞。所以劉長卿在他的〈彈琴〉一詩中說:「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白居易在他的〈廢琴〉一詩中也這麼說:「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古聲淡無味,不稱今人情。玉徽光彩滅,朱弦塵土生。廢棄來已久,遺音尚泠泠。不辭為君彈,縱彈人不聽。何物使之然?羌笛與秦箏。」 是啊!「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屈原就這樣慨歎過。 所以伯牙在鍾子期過世之後,認為無人再能聽懂他的琴音,從此不再鼓琴。當然這手段是有點太過激烈了。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中國文人,因有老莊思想,因此有他豁達的一面。沒人欣賞,彈給明月聽,再沒明月,自娛也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