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前線戰地特殊地理位置與市場需求,加印地名限定流通,為戰地貨幣特色之一。圖/許峰源民國三、四十年代發行的紙鈔。圖/許峰源民國三、四十年代發行的紙鈔。圖/許峰源民國三、四十年代發行的紙鈔。圖/許峰源 文/許峰源
日治時期,「台灣銀行券」是台灣流通的貨幣,以圓為單位,兌換日圓的匯率起初維持一比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將台灣貨幣發行準備的黃金與白銀抽調回國,「台灣銀行券」暫無法兌換黃金、白銀。戰爭後期,日本大量發行「台灣銀行券」,台灣物價上漲,社會開始瀰漫不安。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戰敗投降,台灣經濟秩序紊亂。十月二十五日,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管台灣,讓「台灣銀行券」繼續流通,維持幣制穩定,至隔年五月二十二日授權台灣銀行正式發行「台幣」,規定從九月至十一月間完成「台灣銀行券」兌換「台幣」作業。從此之後,「台灣銀行券」走入歷史,台灣以「台幣」為流通貨幣。
隨著台灣與中國大陸恢復經貿往來,「台幣」兌換法幣匯率維持一比三十,之後國共戰爭爆發,大小戰役接踵而起,引發社會動盪,物價急速飛漲。政府大量印製法幣來支應龐大軍費的開銷,同時讓法幣發行面額增加,最大面額有一萬元。在此情勢下,法幣迅速貶值,「台幣」與法幣匯率變為一:一六三五。
到了一九四八年八月,金圓券以一:三百萬匯率取代法幣,但仍無法抑制通貨膨脹的危機,也讓大面額金圓券瘋狂發行,不只有一萬元,還有五萬元、十萬元、一百萬元的金圓券,足見券幣價格急遽跌落,幾乎已經形如廢紙。
一九四九年三月到五月,短短二個月間,「台幣」兌換金圓券匯率從一:三至一:二○○○,見證金圓券崩潰,中國大陸幣制改革失敗。
金圓券崩盤寓示中國大陸經濟崩潰,而台灣長期與各省經貿往來,匯兌受到深度的影響,物價狂漲不已。更嚴重的是台灣省政府為支付各項開支與龐大資金需求,超額發行「台幣」,讓鈔券面額從最初一元、五元、十元到五十元、一百元,後來又發行五百元、一千元、一萬元鈔券,甚至十萬元定期本票也在市面上流通,直接造成「台幣」大幅貶值。
舉例來說,在一九四九年五月底,當時稻米價格每百斤要價「台幣」一百六十萬元至一百七十萬元,豬肉每斤七萬五千元,鴨蛋每顆五千元。從這樣的天價不難得知「台幣」發行失控狀態,甚至還有同樣一件物品在一天中出現三種不同價格,不難想像物價高漲的程度。
當台灣社會出現惡性通貨膨脹,民眾生活更是苦不堪言。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五日,台灣省政府為了穩定幣值,必須進行幣制改革,公布〈台灣省幣制改革方案〉,發行新台幣。自此時開始,先前流通的「台幣」被稱之為舊台幣。又依據台灣省政府公布的〈新台幣發行辦法〉,規定新台幣一元兌換美金二角。
換言之,一元美金可兌換新台幣五元,再以一元美金折合舊台幣二十萬元為標準,規定舊台幣四萬元折算新台幣一元。台灣銀行以中央銀行撥還的八十萬兩黃金作為改革基金,黃金八十萬兩價值美金四千四百萬元,遠超過新台幣發行總額百分之一百一十一,藉此換取民眾對於新台幣發行的信任感。
另一方面,也規定新台幣以黃金、白銀等可換取外匯物資之十足準備,使新台幣獲得普遍的認同感。原本規定在年底前,凡持有舊台幣者,可以無限制兌換新台幣,後來延長至一九五○年一月十四日。在此期間,舊台幣暫時按四萬換一元兌換率流通。最後,為了避免新台幣浮濫發行,造成惡性循環,規定新台幣發行總額以二億元為限。
新台幣以元為單位,幣券最初發行面額分為一元、五元、十元三種。新台幣輔幣單位為角、分,以十分為一角,十角為一元,輔幣券面額分為一分、五分、一角與五角等四種。在新台幣發行的隔天,台灣省政府避免再度捲入中國大陸經濟風暴與通貨膨脹危機,宣布停止新台幣與金圓券、中國大陸各省貨幣往來,台灣銀行立即中斷匯兌業務。由於台灣與中國大陸切斷經貿關係,重新建構經濟網絡,才使得物價波動未再繼續惡化下去。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政府遷台,財政負擔沉重,經貿發展未穩定。一九五○年六月,韓戰爆發,美國提供經濟援助,台灣盤整經貿制度,重啟外貿網絡,經濟逐漸成長,新台幣得以穩健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新台幣依規定流通台灣地區,在兩岸對峙初期,中國大陸偽製大量鈔券,企圖從香港輸進台灣,發動貨幣戰爭,癱瘓金融秩序。後來,經過舉報與調查,查扣大批偽造鈔券,及時阻止偽鈔流入市面,避免造成金融恐慌。
另外,因應金門、馬祖等前線戰地特殊地理位置與市場需求,遂以新台幣加印地名的特殊方式,限定流通金門、馬祖等地,成為前線戰地的貨幣特色之一。直至一九八七年,台灣解除戒嚴,也取消加印地名規定,於是新台幣在金馬地區一體適用。
自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五日起,新台幣發行至今,雖然歷經多次改版,仍不失為平穩的流通貨幣,七十多年來台灣物價相對穩定,尚未有物價持續高漲、貨幣購買力下降的嚴重通膨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