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滌姬
陸游詩中有不少「射虎」、「刺虎」的內容,也有「畏虎」的描述。在同一位詩人的作品中,看到如此矛盾的篇章,真是非常難得的閱讀體驗。
陸游常回憶當年射虎、刺虎的英姿。〈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去年射虎南山秋,夜歸急雪滿貂裘。」〈步出萬里橋門至江上〉:「騰身刺猛虎,至今血濺裘。」〈懷昔〉:「挺劍刺乳虎,血濺貂裘殷。」〈建安遣興〉:「刺虎騰身萬目前,白袍濺血尚依然。」〈十月二十六日夜夢行南鄭道中既覺恍然攬筆作此詩時且五鼓矣〉:「耽耽北山虎,食人不知數。孤兒寡婦讎不報,日落風生行旅懼。我聞投袂起,大呼聞百步。奮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蒼崖血如注。從騎三千皆秦人,面青氣奪空相顧。」
陸游鬥虎的作品熱血沸騰,豪氣干雲。〈融州寄松紋劍〉提到:「十年學劍勇成癖,騰身一上三千尺。」允文允武的陸游,應該見識過打虎的場面。當發生「耽耽北山虎,食人不知數」的事件時,當地便組成圍獵隊伍,對著老虎或射或刺。雖不免遇到「奮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蒼崖血如注」的驚險過程,但在充足準備下,總能去除虎患,平安歸來。
再轉到陸游「畏虎」的詩句。〈上巳臨川道中〉:「平生怕路如怕虎。」〈夜坐戲作短歌〉:「畏事如畏虎。」〈病酒宿土坊驛〉:「老大畏酒如畏虎。」〈陶山遇雪覺林遷庵主見招不果往〉:「山中大雪二尺強,道邊虎跡如碗大。衰翁畏虎復畏寒,招喚不來公勿怪。」陸游畏虎的逃避退縮,和前述打虎時的澎湃熱情,完全大相逕庭。
陸游有首以〈畏虎〉為題的詩作:「滑路滑如苔,澀路澀若梯。更堪都梁下,一雪三日泥。泥深尚云可,委身餓虎蹊。心寒道上跡,魄碎茆葉低。常恐不自免,一死均豬雞。老馬亦甚畏,愶愶不敢嘶。吾聞虎雖暴,未嘗窺汝棲。孤行暮不止,取禍非排擠。彼讒實有心,平地生溝谿。」
對於陸游詩集中出現射虎、刺虎又畏虎的情形,錢鍾書先生評論:「此等簡直不像出於一人之手。」陸游是否為打虎英雄,眾說紛紜。或許因著年齡、環境不同,心境也隨之變化。當年憑恃一身武功,倚靠紀律嚴明的團隊,自然敢與虎相鬥,奮勇爭先。年歲既長,體力漸衰,聞虎色變也是人之常情。
如同〈病起〉所述:「少年射虎南山下,惡馬強弓看似無。老病即今那可說,出門十步要人扶。」陸游從打虎到畏虎,記載了他生命歷程的流轉與變化。而且詩人所畏懼的,除了自然界的山獸之君,從「薏苡成珠犀」一句看來,捕風捉影的流言,更是猛於虎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