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書院一隅。圖/鄧榮坤 文/鄧榮坤
緩步走進兩進兩護龍形式建築的南投藍田書院,佇立在「新建藍田書院碑記」石碑前,曾經迴盪於書院的讀書聲似乎又回來了。
眼尖的人會發現,藍田書院的門並非位於建築物之正中,而是闢在書院旁。書院的人說,此門屬於偏門,而在入口處以水泥建構造型特殊的奇賢門,具有破煞避邪的功能,進出須從奇賢門兩旁繞過去,如此場景為一般書院或廟宇所罕見。
殿堂內藍底金黃字的「藍田書院」木質銜牌為清道光十三年(一八三三)製作,上款「同治甲子重建,大正丙辰轉築」,下款「眾紳士等全立」,正中為楷書字體「藍田書院」。走進書院的殿堂,望見古色古香的匾額,有清同治年間樹立的「天上文衡」、「文明氣象」、「奏凱崇文」匾額,每一塊匾的書法筆鋒渾厚有勁,獨樹一格,至今仍被視為是書院中最有價值的文物。
書院靜謐,除了偶爾傳來的幾聲蟬鳴,似乎沒有太多的喧譁。漫步庭院,迎面而來的是溫書室,漆刷藍色顏彩的木門,左右兩扇雕畫著「雨過琴書潤」、「墨香風來翰」的朱紅底金黃字的草書對聯。在幽靜的庭院走一圈,水池邊的石上刻有詩詞「閒情逸緻望池魚,游來游去無計時,請問魚兒哪裡去,鯉躍龍門總有期」,短短二十八字,道盡了昔日讀書人期望金榜題名的心境。
遠方的敬聖亭,彰顯了先民惜字愛物的情懷。清乾隆以後,從大陸渡海來台的族群愈來愈多,逐漸形成聚落,其中以農耕家庭居多,早期大多是不識字的文盲,有些人為了做生意,開始去讀漢書;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理念,也隨著生活的演化而逐漸成為叮嚀──家裡雖然窮,省吃儉用也會供給下一代進入學校讀書。
許多上了年紀的長者,至今仍然認為自己這輩子不識字,是因為前世任意糟蹋字紙的因果。台灣光復初期,在偏遠客家村落還可以看到挑著竹簍,沿街收取字紙的人,如今已很少見了,但字紙亭卻依然存在著,見證了那段苦澀的書聲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