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製洗衣板的特色為一端高、一端低,與木製的平板不同。圖/宋玉澄 文/宋玉澄
許是住在農村的關係,偶見村道邊、稻田旁有一塊上有條條凹槽的長方形物品,有木製、也有水泥製,如垃圾般被棄置一角。
年輕人不知那是什麼東西,筆者心中卻響起早期資深藝人「孫越叔叔」口中「我的老朋友」的聲音。那些廢棄物,是洗衣板,也是我的童年記憶之一,是超過半世紀的老朋友。
遇見老友如此落魄下場──木製品,磨損嚴重,齒牙全無,僅剩隱約痕跡,身形也縮小許多;水泥製品還好些,卻身軀折斷,像極了各種臨終病人──常有淡淡哀愁,在與他(們)凝視對望片刻,再彎身拾起,帶回家;一塊、兩塊……堆積之後,耳邊是家人不解的叨念。
洗衣板,嚴格說是搓衣板,板上一條條凹凸的齒痕,可以輕易讓衣物平躺其上,不滑脫,為衣杵的進階版:衣杵上下搗壓,衣板是前後搓揉,猜想與衣物質料不同有關。
早期的衣料多為大麻、苧麻、蠶絲、棉布等,一般大眾或平常軍士穿用的是纖維粗大的麻織品,厚重寬大再加上吃水後變重,婦人根本無力翻攪,只能依賴杵搗;更好的質料,如絲織品,就只能用雙手搓揉。
一九五○年代,洗衣板如同現代家庭的洗衣機,是不可或缺的必備品。那時正是二戰後嬰兒潮湧現,孩子眾多,洗滌衣物成了繁重工作。經濟富裕的人家可以雇請旁鄰主婦洗衣,按日或論月計酬;主婦們也有額外收入,貼補家用,一舉兩得。經濟較為拮据的人家到底居多,媽媽忙碌,孩子自然成了洗衣幫手,窮困是教育的無言老師。
那個年代的孩子,多半如此。瘦弱是常態,連大人也是,沒聽過減肥這等奇聞,倒是常聽人說「某人像塊洗衣板」,意思是瘦得肋骨突出如洗衣板上的齒痕,更是孔子「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的一代。
過去有句俗諺「台灣錢淹腳目」,用來形容一九八○年代台灣經濟奇蹟。學者研究當時有一群以實業救國的經建官員,帶領台灣邁向現代化,進而改善現有的經濟狀況,如李國鼎、尹仲容等;當然,更需領導人的支持。唯一遺憾的是,未提及那一大批默默配合工作、多能鄙事的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