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園八景之一的入口木造大門。圖/丹青 文/丹青
自陸客停止來台觀光後,又逢新冠病毒疫情侵襲全世界,台北故宮博物院少了許多人潮,即使最近疫情降級,遊客仍然冷清,連一向熱門的國寶級翠玉白菜和肉形石等展示,都可輕鬆觀賞。
其實,做好防疫措施,趁著人少,正是參觀故宮的好時機。而大家去故宮,別忘了旁邊的至善園也值得一遊。
至善園是台灣難得一見、能體驗中國古代文人優雅生活的庭園,與板橋林家和霧峰林家花園的閩式風格大不相同。
至善園的由來,乃一九八三年一月秦孝儀接任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後,因目睹故宮正館西側高聳,東側低窪,又有一片起伏不平的草地,乃動用第二預備金興建一座仿宋明格調的庭園,遊客進入故宮之前,即可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演進,由樸實進入壯麗。
至善園由前總統蔣中正的御用建築師王玉堂規畫設計,一九八四年初動工,由榮民工程處承包,一九八五年三月峻工;因位於至善路旁,名為「至善園」。建築師以曲徑、曲橋、曲廊連接山水、建築物、重要園景為理念,不僅延長空間距離,也增加觀景視野。
建築師認為水會為庭園帶來流動的生命,還可留住天光雲影、明月彩霞等美景,故水與池或流水的比例,占了整個庭園的五分之一。在至善園,他也採用台灣海邊風蝕日久的珊瑚,打造奇石,布置在園區各處,增添勝景。
至善園有八景,每景都有典故。第一景是門口的木質大門,取自一千五百公尺山上的雲杉木,門簷下嵌著手工雕刻的梅、芝、竹、蘭;又匾額架在四個門當上,門前有兩對抱鼓獅(戶對),為過去大戶人家「門當戶對」之意 。
第二景「洗筆池」,取材自東漢草聖張芝臨池寫書,邊練邊寫,隨時洗筆,把池水都洗黑的故事,故此池顏色較深藍。
第三景「龍池」,池中有蛟龍盤踞,象徵大龍通天達地,普施甘霖,內有池魚悠游,一片祥和氣象。
第四景「松風閣」,閣高兩層,木梁柱面以龍鳳入雕;登此閣可盡覽園內風景。
第五景「王羲之書換籠鵝」雕像,雕塑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愛鵝,以書法向道士換得一籠鵝的故事,文人個性表現無遺。
第六景「蘭亭」和第七景「流觴曲水」,描述王羲之與文友臨溪流放酒杯,輪流吟詩唱和,後來記述在〈蘭亭集序〉的故事。
第八景「碧橋西水榭」,取自南宋吳琚「橋畔垂楊下碧溪」的典故;此庭閣為一樓,臨水而築,平緩開朗,有六曲橋,跨水與對岸相連,讓遊客悠遊暢懷,正是人間好仙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