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台南赤崁樓,將會發現,在海神廟前的題名,是「赤嵌樓」(見圖)而非「赤崁樓」,我也曾為此感到納悶,翻閱相關史料,才發現其來有自。圖/南方客 文/南方客
走進台南赤崁樓,將會發現,在海神廟前的題名,是「赤嵌樓」(見圖)而非「赤崁樓」,我也曾為此感到納悶,翻閱相關史料,才發現其來有自。
現今的赤崁樓,前身為一六五三年荷治時期於赤崁行省興建之歐式城塞,又稱「普羅民遮城」(Provintia,意謂省城),當地人稱「番仔樓」,曾為全台灣的商業中心,至清代已傾圮,僅留部分殘蹟。
清光緒元年(一八七五),沈葆禎因牡丹社事件奉命籌防台灣,為感謝海神庇佑所建,在原本的普羅民遮城西南稜堡上進行修葺,並在樓前門楣,由時任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題上「赤嵌樓」之匾,隨後亦引發了赤「嵌」樓與赤「崁」樓之爭。
今日所見的赤嵌樓,大多是漢人在荷蘭城堡之上,陸續興建的儒、道廟宇,包括海神廟、文昌閣。一九六○年,又由大南門城內遷來九座贔屭碑,終成今日樣貌。因此,所稱赤嵌樓,是歐式普羅民遮城殘蹟,以及海神廟、文昌閣的混合體。而整個赤嵌樓的園區,尚包括城堡遺蹟、蓬壺書院、小碑林、鄭成功議和圖等。
一九六五年,黃杰題字「赤嵌樓」時,有人提出異議應為「赤崁樓」,但經學者考證,明清史書均作赤「嵌」樓,是由平埔語的地名音譯而定,康熙字典亦只收錄「嵌」,而後官方採納學者意見,官方文書及民間刊物自此均用赤「嵌」樓。
然而二○○三年時,「本土文史人士」以「『崁』字較有本土意涵」建議台南市政府將赤嵌樓、赤嵌街、赤嵌里改用「崁」字,正值市府推行本土化政策,而後台南市官方文書改用「赤崁樓」,引發文史界反彈。從內政部指定的名稱,以及碑文、文獻資料看,應該尊重「赤嵌樓」的歷史事實。
其實,地方政府命令牴觸中央,應屬無效。教育部編印的《國語一字多音審定表》,已經規定「赤嵌樓」的「嵌」,音ㄎㄢ,不能寫作「崁」。只是,在傳統的用法上,仍習慣以「崁」字為書寫,而這也確實需要再教育與社會共同約定俗成的。
因此,「嵌」或「崁」,究竟該如何詮釋,值得再作一番研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