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健身的女學生 1933年10月,第五屆全國運動會中,南京隊的女選手坐在草坪上,笑容滿面。新一代的女學生不僅「拋頭露面」,而且也有強健身體的新觀念。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運動會風雲人物 第五屆全國運動會中,男子田徑比賽前三名分別為河北、遼寧和上海的選手,三人合影留念。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電影談話會 首都電影界代表在南京車站歡迎出席全國電影談話會的代表。首都南京,經常舉行有關中國電影發展的座談會。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中小學生大會操 1934年10月,南京市中小學聯合運動會的大會 操儀式,整齊劃一的動作,對照後面中國傳統建 築,顯示了中國新生代的新氣象。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金錎與王人美 1934年12月,聯華籃球隊來南京比賽,由影帝金錎領軍( 右),他的中式長袍下還穿著球鞋,似乎隨時準備換裝上陣 。女明星王人美(左)特別來京助陣加油,兩人在一輛時麾 的老爺車前留影。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廖仲愷靈櫬抵京 1935年6月,國民黨 元老廖仲愷先生的靈櫬 抵達南京,中坐者為隨 櫬來京的廖夫人何香凝 女士。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米高梅拍攝《大地》 1934年4月,美國米 高梅電影公司來華拍攝 電影《大地》。這張照 片是在南京的拍攝一景 。《大地》是美國女作 家賽珍珠的知名作品。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胡蝶新片上檔 南京影迷在戲院外等待購票,觀賞影星胡蝶的最新作品《 兄弟行》。胡蝶為廣東人,生長在上海,十七歲踏入影壇, 主演《夫妻之祕密》、《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 胡蝶所主演的《姊妹花》曾創下當時國產電影賣座最高的紀 錄。1933年《明星日報》選出胡蝶為中國電影皇后,使她成 為中國電影最耀眼的明星。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自行車越野賽 1935年,南京市自行車越野賽,吸引大批觀眾。當時比賽 用的僅為一般的自行車,並非特別設計過的比賽用車。這張 照片顯示,自行車比賽在中國有相當時日了,儘管中國有全 世界最多的自行車人口,但在國際自行車比賽的成績,至今 始終未見突破。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三角入場券 1933年,第五屆全國運動會位於中央體育場外的售票亭,通 用券售價三角一張。1910年,上海基督教青年會發起「全國學 校區分隊第一次體育同盟會」,在南京華行體育館競賽。大會 工作人員多為英、美等國人士,文件、裁判術語等均使用英語 ,參加學校有上海聖約翰學院、南洋公學、天津的青年會日校 、工業學校、河北縣的協和文學院、武昌的文華書院,辛亥革 命後被追認為「第一屆全國運動會」。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除了建軍作為建國的根本大計之外,現代的國民生活教育為中國進步之不可或缺,最顯著的是現代體育活動的興起,由南京出發,擴及上海,最後走向全國。
1933年,第五屆全國運動會在首都中央體育場舉行,這是中國政府建立「體力即國力」觀念的開始。
中央體育場規模宏大,包括田徑場、游泳池、網球場、籃球場、國術場、足球場等六個部分,可容納觀眾6萬人,為中國最大的體育場。這次參賽的選手有2000餘人,比賽項目計88項,參觀者人山人海,盛況空前,一些獲勝的選手展現了現代體育明星的架勢。
除了體育之外,電影、音樂會也是重要的文化活動,儘管製片公司多在上海,但文化政策卻是在首都制定,因此製片人和電影明星經常來京參與各種活動。
政府衛生單位的工作也很繁重,當時社會的落後,體現在不良衛生習慣上,因此,強身必須從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開始。當局全力宣傳禁菸、禁毒,鼓勵優生保健的觀念,提供衛生食品,操演新式消防設備,目的不外乎是建立現代國民生活的準則,從而提升、豐富首都生活的風貌。
追求健身的女學生
1933年10月,第五屆全國運動會中,南京隊的女選手坐在草坪上,笑容滿面。新一代的女學生不僅「拋頭露面」,而且也有強健身體的新觀念。
運動會風雲人物
第五屆全國運動會中,男子田徑比賽前三名分別為河北、遼寧和上海的選手,三人合影留念,獲得第一名的河北選手(中)露出勝利的笑容。這一屆全國運動會在新落成的中央體育場舉行,規模盛大,參加選手共計2275人(女選手僅267人),比賽項目共88項,一共進行10天,其中28項打破全國紀錄。
電影談話會
首都電影界代表在南京車站歡迎出席全國電影談話會的代表。首都南京,經常舉行有關中國電影發展的座談會。國民黨中委宣傳委員會原設有文藝科電影股,主要負責電影審查事務;1933年10月在南京正式建立攝影場,直屬國民黨中央宣傳委員會。抗戰爆發後,曾拍攝《蘆溝橋事變》、《淞滬前線》、《中華兒女》、《萬里長空》等抗日紀錄片,對於鼓舞人心士氣有重要貢獻。
中小學生大會操
1934年10月,南京市中小學聯合運動會的大會操儀式,整齊劃一的動作,對照後面中國傳統建築,顯示了中國新生代的新氣象。
金錎與王人美
1934年12月,聯華籃球隊來南京比賽,由影帝金錎領軍(右),他的中式長袍下還穿著球鞋,似乎隨時準備換裝上陣。女明星王人美(左)特別來京助陣加油,兩人在一輛時麾的老爺車前留影。
廖仲愷靈櫬抵京
1935年6月,國民黨元老廖仲愷先生的靈櫬抵達南京,中坐者為隨櫬來京的廖夫人何香凝女士。
米高梅拍攝《大地》
1934年4月,美國米高梅電影公司來華拍攝電影《大地》。這張照片是在南京的拍攝一景。《大地》是美國女作家賽珍珠的知名作品。
胡蝶新片上檔
南京影迷在戲院外等待購票,觀賞影星胡蝶的最新作品《兄弟行》。胡蝶為廣東人,生長在上海,十七歲踏入影壇,主演《夫妻之祕密》、《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胡蝶所主演的《姊妹花》曾創下當時國產電影賣座最高的紀錄。1933年《明星日報》選出胡蝶為中國電影皇后,使她成為中國電影最耀眼的明星。
自行車越野賽
1935年,南京市自行車越野賽,吸引大批觀眾。當時比賽用的僅為一般的自行車,並非特別設計過的比賽用車。這張照片顯示,自行車比賽在中國有相當時日了,儘管中國有全世界最多的自行車人口,但在國際自行車比賽的成績,至今始終未見突破。
三角入場券
1933年,第五屆全國運動會位於中央體育場外的售票亭,通用券售價三角一張。1910年,上海基督教青年會發起「全國學校區分隊第一次體育同盟會」,在南京華行體育館競賽。大會工作人員多為英、美等國人士,文件、裁判術語等均使用英語,參加學校有上海聖約翰學院、南洋公學、天津的青年會日校、工業學校、河北縣的協和文學院、武昌的文華書院,辛亥革命後被追認為「第一屆全國運動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