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出面安撫學生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砲騎兵聯合軍演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學生遊行隊伍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蔣中正與學生對話 愛國青年包圍國民黨中央黨部,要求與蔣中正對話。在群眾激烈的聲浪中,身著馬掛的蔣中正 終於出面與學生們對話,留下此一經典鏡頭。(1934年1月)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蔣中正宣布對日備戰 中央軍校建校10周年紀念會上,蔣中正發表激昂的演 說。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中央軍校10周年紀念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建校10周年紀念,由校長蔣中正檢閱學生軍 ,其右為汪精衛、孫科和羅家倫。(1934年)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馬家軍」歸附 西北地方實力派人物馬鴻賓(右二)出任「剿總」司令的就 職典禮,汪精衛等國民黨政要出席致賀。1927年,馬鴻賓所部 被馮玉祥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團軍第22師,任師長;1930年 先後出任甘涼肅邊防司令、甘肅省主席;1932年再改任第35師 師長。由於掌握寧夏回族的宗族人馬,馬鴻賓與馬鴻逵被稱為 寧夏的「馬家軍」。(1935年)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中央黨部前的抗議 愛國青年聚集在國民黨中央黨部前請願,場面浩大。 (1934年1月)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德式裝備的中央軍 砲、騎、步兵聯合軍事演習。除提高軍隊的裝備和訓練之外 ,德國顧問團也建議國防實力要以工業力量為基礎。在德國國 防技術的支援之下。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強占中國東北,並且持續出兵進犯華北,中國人一方面憤慨不已,另一方面又感受前所未有的存亡危機。日軍壓境促使國民政府加快建軍的腳步,同時也使得中國人民強烈要求各黨派捐棄己見,團結一致。
1931年起,南京近郊每年均舉行軍事演練,而且規模逐年擴大,在德國軍事顧問團的協助之下,太原、濟南、昆明、重慶、南京、廣東等城市興建了新式兵工廠,國民政府組建德式的中央軍,先編6至8個師,然後再擴大為18個師,約30萬兵力。這些精銳部隊多半集中在南京、上海地區,德國顧問團甚至提交中國全面抗戰的建議書,確立一個「集結兵力區域」,並明確指出四川為全國最後的防地。這個時期建國的重點其實就是建軍,即建立一支足以抵抗日本全面進攻中國的武裝力量。
與此同時,中國的民心已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大學生走上街頭,要求國民政府立刻對日宣戰,要求國民政府停止內戰,以和平方式聯合共產黨共同抗日。這種愛國的赤誠影響了國民黨內部派系的消長,抗戰的呼聲提高,妥協派則逐漸被邊緣化。
蔡元培出面安撫學生
青年學生包圍國民黨中央黨部期間,蔡元培出面安撫學生情緒。(1934年1月)
砲騎兵聯合軍演
砲騎步兵舉行聯合軍事演習,軍演人員向汪精衛講解模型操演。1934年出任德國顧問團團長的塞克特將軍,對南京政府的建軍計畫發揮了重大影響。原來蔣中正計畫花費5000萬馬克重新裝備60至80師的部隊,但塞克特建議從實際著手,先編6至8個師,然後再擴大為18個師、30萬人的兵力。根據塞克特的建議,南京政府開始組建德式的中央軍,並進行各項兵種的聯合演習,作戰技能快速現代化。(1935年9月)
學生遊行隊伍
愛國青年穿過南京市區,集結到國民黨中央黨部之前。國民黨加緊內戰的軍事行動,引起人心普遍不滿,知識分子對蔣中正的抨擊也日益激烈。(1934年1月)
蔣中正宣布對日備戰
中央軍校建校10周年紀念會上,蔣中正發表激昂的演說,由於中日兩國的衝突不斷擴大,這段期間,蔣中正經常以日本的動向為題向官兵們訓話,提高備戰意識。他對廬山軍官團發表的演說指出:「現在的問題不是簡單的中日問題,而是整個東亞的問題。日本人所爭奪的是整個太平洋的霸權,這就不是日本和中國兩個國家的問題,而是日本和世界的問題。為什麼呢?因為中國是世界各國共同殖民地的緣故,所以日本要獨吞中國,就先要征服世界;日本一天不能征服世界,也就一天不能滅亡中國。」(1934年)
中央黨部前的抗議
愛國青年聚集在國民黨中央黨部前請願,場面浩大。(1934年1月)
「馬家軍」歸附
西北地方實力派人物馬鴻賓(右二)出任「剿總」司令的就職典禮,汪精衛等國民黨政要出席致賀。1927年,馬鴻賓所部被馮玉祥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團軍第22師,任師長;1930年先後出任甘涼肅邊防司令、甘肅省主席;1932年再改任第35師師長。由於掌握寧夏回族的宗族人馬,馬鴻賓與馬鴻逵被稱為寧夏的「馬家軍」。(1935年)
德式裝備的中央軍
砲、騎、步兵聯合軍事演習。除提高軍隊的裝備和訓練之外,德國顧問團也建議國防實力要以工業力量為基礎。在德國國防技術的支援之下,太原、濟南、昆明、重慶、南寧以及廣東等地均新建兵工廠,能夠生產馬克沁機關槍及迫擊砲。此外,國防用光學設備廠、理化研究所、彈道研究所、精密材料研究所也相繼成立,並使用德國的工業規範。由於積極對日備戰,中國的國防工業水平一日千里。(1935年9月)
蔣中正與學生對話
愛國青年包圍國民黨中央黨部,要求與蔣中正對話。在群眾激烈的聲浪中,身著馬掛的蔣中正終於出面與學生們對話,留下此一經典鏡頭。(1934年1月)
中央軍校10周年紀念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建校10周年紀念,由校長蔣中正檢閱學生軍,其右為汪精衛、孫科和羅家倫。(193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