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民眾提燈遊行:1905年,《L'ILLUSTRATION》圖文報導。每當前線傳來捷報,日本各地都會舉行慶賀戰勝的「祝捷會提燈行列」,以保持人民高昂的鬥志。圖中東京民眾扶老攜幼穿著傳統的和服,興高采烈地提著燈籠或高舉日本萬歲的立牌,沉醉於勝利的歡樂中。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東京的新年:1905年1月8日,《Le Petit Parisien》增刊圖文報導。旅順守將斯圖賽爾在元旦向日軍第三軍長乃木地交了投降的書信,隔天便升起白旗並簽訂投降條約,雖然大多數日本民眾在媒體渲染下,早已認定旅順口陷落只是時間問題,但這個消息還是徹底沸騰了人民的情緒。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日本民眾攻擊法國使館:1905年5月14日,《Le Petit Parisien》增刊圖文報導。圖中大批日本民眾身穿傳統和服,手持棍棒刀劍,揮舞著日本國旗,準備攻擊法國的使館。法國曾與俄國簽署法俄盟約,但卻又在英國的介入下,選擇在日俄戰爭中保持中立,僅在俄國太平洋艦隊遠征時。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日比谷燒打事件:1905年9月24日,《 Le Petit Parisien》增刊圖文報導。日 比谷的抗議。日俄雙方簽訂樸茨茅斯合 約的條件傳回日本,面對日本以12萬將 士鮮血所換來的勝利,成果竟然比中日 甲午戰爭還卑微,讓日本人民無法接受 。9月5日,7、8萬日本民眾集結於日比 谷舉行弔樸茨茅斯合約國民大會,混亂 中與警察發生衝突,演變成搗毀警察局 、電車、政府建築物及報社的暴動,日 本政府出動軍隊鎮壓並頒發戒嚴令,才 穩住情勢。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日本民眾攻擊法國使館:1905年5月14日,《Le Petit Parisien》增刊圖文報導。圖中大批日本民眾身穿傳 統和服,手持棍棒刀劍,揮舞著日本國旗,準備攻擊 法國的使館。法國曾與俄國簽署法俄盟約,但卻又在 英國的介入下,選擇在日俄戰爭中保持中立,僅在俄 國太平洋艦隊遠征時,於東非及安南提供俄國艦隊補 給相關的協助。儘管如此,此舉仍引起日本輿論的不 滿,導致日本民眾憤而攻擊法國使館。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日軍的娛樂:1905年,《Le Petit Journal》增刊圖 文報導。在日俄雙方停戰後,駐紮在滿州的日軍終於 可以鬆一口氣,好好享受娛樂活動,圖中許多士兵沿 著河畔拿起釣竿釣魚,其他軍官則寬衣解帶準備好好 享受一缸熱水澡,徹底放鬆身心。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東鄉悼念陣亡將士:1905年,《Le Petit Journal》增刊圖文報導。東鄉元帥親自 於神道教喪禮中為日軍陣亡將士朗誦祭 文。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他真的是東鄉平八郎:1906年1月6日, 《L'ILLUSTRATION》圖文報導廣受歡迎的 東鄉元帥。日本海軍元帥東鄉平八郎在 對馬海戰一舉殲滅俄軍太平洋艦隊後, 便成為日本最受歡迎的將領,在這篇報 導中,法國記者以民眾的竊竊私語「這 就是東鄉,真的是東鄉」作為標題,表 現他在日本人民心目中崇高的地位。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文╱徐宗懋
東京民眾提燈遊行:1905年,《L'ILLUSTRATION》圖文報導。每當前線傳來捷報,日本各地都會舉行慶賀戰勝的「祝捷會提燈行列」,以保持人民高昂的鬥志。圖中東京民眾扶老攜幼穿著傳統的和服,興高采烈地提著燈籠或高舉日本萬歲的立牌,沉醉於勝利的歡樂中。
儘管日本於日俄戰爭中獲得勝利,沉醉在對俄戰爭全面勝利的日本人民,完全無法接受只拿到半個庫頁島、還沒有任何賠款的樸茨茅斯合約。轉眼之間,反對和談的集會在全國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展開,達到了數千人的規模,其中大多是在戰爭下被重稅及物價飆漲而陷入生活困難的底層民眾,這些下層的勞動人民,由於日本工業化發展後工匠階層的解體,成為流民,從農村進入都市,並成為治安的不確定因子。
戰爭的勝利使他們深信帝國主義才是國際潮流,無條件支持日本繼續向大陸擴張。
相對於日本力量的崛起,俄國則陷入多年的內亂,日俄戰前就已經點燃的革命之火,隨著旅順港的投降更加一發不可收拾,革命的洪水一波波向沙皇尼古拉二世襲來。聖彼得堡的工人從1904年底就開始持續罷工,聽到旅順投降後更為激動,要求面見沙皇,1月9日在加彭神父的領導下,12萬人聚集一同前往冬宮請願,他們高舉著尼古拉二世的聖像及十字架,唱著「我主保佑沙皇」的聖詩,守衛的騎兵隊竟然對民眾開槍,一時秩序大亂,造成2百多人身亡,8百多人受傷,史稱「血腥星期日」,沙皇在人民心中的威信徹底瓦解。
東京的新年:1905年1月8日,《Le Petit Parisien》增刊圖文報導。旅順守將斯圖賽爾在元旦向日軍第三軍長乃木地交了投降的書信,隔天便升起白旗並簽訂投降條約,雖然大多數日本民眾在媒體渲染下,早已認定旅順口陷落只是時間問題,但這個消息還是徹底沸騰了人民的情緒,又適逢新年的慶典,舉國歡騰。
日本民眾攻擊法國使館:1905年5月14日,《Le Petit Parisien》增刊圖文報導。圖中大批日本民眾身穿傳統和服,手持棍棒刀劍,揮舞著日本國旗,準備攻擊法國的使館。法國曾與俄國簽署法俄盟約,但卻又在英國的介入下,選擇在日俄戰爭中保持中立,僅在俄國太平洋艦隊遠征時,於東非及安南提供俄國艦隊補給相關的協助。儘管如此,此舉仍引起日本輿論的不滿,導致日本民眾憤而攻擊法國使館。
東鄉悼念陣亡將士:1905年,《Le Petit Journal》增刊圖文報導。東鄉元帥親自於神道教喪禮中為日軍陣亡將士朗誦祭文。
他真的是東鄉平八郎:1906年1月6日,《L'ILLUSTRATION》圖文報導廣受歡迎的東鄉元帥。日本海軍元帥東鄉平八郎在對馬海戰一舉殲滅俄軍太平洋艦隊後,便成為日本最受歡迎的將領,在這篇報導中,法國記者以民眾的竊竊私語「這就是東鄉,真的是東鄉」作為標題,表現他在日本人民心目中崇高的地位。
日軍的娛樂:1905年,《Le Petit Journal》增刊圖文報導。在日俄雙方停戰後,駐紮在滿州的日軍終於可以鬆一口氣,好好享受娛樂活動,圖中許多士兵沿著河畔拿起釣竿釣魚,其他軍官則寬衣解帶準備好好享受一缸熱水澡,徹底放鬆身心。
日比谷燒打事件:1905年9月24日,《Le Petit Parisien》增刊圖文報導。日比谷的抗議。日俄雙方簽訂樸茨茅斯合約的條件傳回日本,面對日本以12萬將士鮮血所換來的勝利,成果竟然比中日甲午戰爭還卑微,讓日本人民無法接受。9月5日,7、8萬日本民眾集結於日比谷舉行弔樸茨茅斯合約國民大會,混亂中與警察發生衝突,演變成搗毀警察局、電車、政府建築物及報社的暴動,日本政府出動軍隊鎮壓並頒發戒嚴令,才穩住情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