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風景:使團回程中經過揚州。河對岸是一座寺廟,揚州城牆沿著河興建,士兵們將手中的盾牌懸掛在城垛外,向使團致敬。這種獨特的方式十分有趣。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兵站:在大運河和道路的兩旁,建有大量兵站。每一站約有8到10名士兵駐守,還有一座暸望台。畫中經過兵站的船隻,插了一支雙層華蓋,顯示搭載的是達官顯要,士兵們會列隊歡迎,並放三響禮炮。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府邸:高官的宅邸門前通常有兩根桿子,白天旗幟飄揚,晚間則彩燈高掛,四周築有高牆,外人難窺其祕。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賭客和鬥鵪鶉:中國人有鬥鵪鶉賭博的娛樂方式。儘管法律禁止,但民間包括一些官員都樂此不疲。由於賭客多,賭金高,養鵪鶉都成專門的事業。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捕魚船:中國漁民發明一種輕巧的捕魚裝置,用竹竿來拉拔漁網,漁民站在竹杆的一端時即可將漁網由水中 提起。遠處為鄱陽湖,返程時,特使由杭州經江西至廣東,曾路過這裡。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縴夫的晚餐:船隻逆水而上,需由 縴夫在兩岸用繩索拉引,由於特使 團人員眾多,分乘十多艘船,中國 地方官員動用了大批的縴夫投入勞 動,圖為一批縴夫休息時進餐。縴夫的晚餐:船隻逆水而上,需由縴夫在兩岸用繩索拉引,由於特使團人員眾多,分乘十多艘船,中國地方官員動用了大批的縴夫投入勞動,圖為一批縴夫休息時進餐。縴夫的晚餐:船隻逆水而上,需由縴夫在兩岸用繩索拉引,由於特使團人員眾多,分乘十多艘船,中國地方官員動用了大批的縴夫投入勞動,圖為一批縴夫休息時進餐。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擲骰子的農民和船工:使節團四處看 見中國百姓聚賭的情形。中國人熱衷 賭博,隨身帶著牌和骰子,他們賭博 時經常大聲吵鬧,有時甚至把老婆和 孩子賭進去。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8世紀末,資本主義在英國不斷擴張,促使英王喬治三世急於尋求一個新的市場,而東方的古老帝國中國,正是絕佳的選擇。經歷1788年失敗的卡斯卡特使團後,於1792年,以馬嘎爾尼為首的使團再次前往中國。儘管傲慢的乾隆皇帝拒絕了英國人的請求(當然,其中幾條是無理的要求),使團的使命未能完成,這卻是歐洲遣往中國的第一個大型的、成功抵達且深入內陸的使團。
賴於勤奮的使團「製圖員」威廉.亞歷山大,使團在旅行途中,觀察到的乾隆盛世以及經歷了很多的場景,皆以繪畫的形式記錄了下來。畫家通過細緻入微的觀察,繪製了大量的素描畫,在旅行結束回到歐洲以後,又在這些素描的基礎上不斷延展,繪製了大量的水彩畫和油畫;這些畫作的傳播,為歐洲,乃至全世界提供了一個比文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中國形象,且深深烙進讀者的腦海裡。
馬嘎爾尼使團中的很多成員都留有這次訪華行程的日記和書信,回國後也都陸續出版多種「報告」,所有這些出版物都相當看重亞歷山大的畫作,並多有收錄。
在眾多收錄亞歷山大畫作的書籍中,最為精美的無疑是使團副使喬治.斯當東1797年出版的《大英國王派遣至中國皇帝之大使的真實報告》(An Authentic Account of an Embassy from King of Great Britain to the Emperor of China)、1805年亞歷山大自行結集出版的《中國服飾》(The Costume of China)以及1814年出版的亦由亞歷山大創作的《中國人的服飾和習俗圖鑒》(Picquresqu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ress and Manners of the Chinese)。這三套書中收錄的亞歷山大的作品共計123幅,在他目前存世的3000多張作品中雖只占極少的部分,卻是最精華之所在。
本系列畫作皆從以上的前兩部書中精選,以饗讀者,用精美的銅版畫,呈現18世紀末西方人眼裡的乾隆盛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