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利用水牛耕田:圖中的農民留著清代的辮子頭,利用水牛拉著耕具,以最傳統的方式耕作稻田。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民間喪禮習俗:一戶鄉下人家舉辦喪禮及出殯的情景,其中可見親屬們披麻戴孝,依中國傳統喪葬習俗辦理。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盛裝的婦女:日據時期,南台灣一個大戶人家的婦女穿著中國式傳統服裝,盛裝打扮。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道旁菜販:一名菜販在街道旁秤斤論兩,販賣蔬果。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清朝時期的台灣,是一個典型的移民社會。這些移民大多來自閩、粵沿海一帶,他們懷抱著夢想,希望能在台灣這個新天地找到更多的發展機會;於是他們搭上船隻,不辭辛勞地橫渡暗潮洶湧的「黑水溝」──台灣海峽,當他們抵達寶島後,又必須克服當地艱困的生存條件,及適應典章制度、教育及文化等,才得以永續定居。
台灣畢竟是新開發的地方,閩粵移民多為窮困的農民和漁民,來到台灣尋找新的耕地和漁場,必須開山墾荒、篳路藍縷,生存條件甚至比內地還要艱難。然而另一方面,新開發的土地,林木茂盛、物產豐富,也帶給移民許多的希望。幾十年後,一些移民發展有成,貢獻鄉梓,受到官府禮遇,晉陞為望族巨賈;像是板橋林本源家族,因經營米業、鹽業致富,崛起成為地方望族,即是顯著例子。
隨著時間的流轉,土地逐漸開發、人口繁衍增長,再加上台灣開港後對外貿易的發展,帶動經濟的繁榮,製糖、製茶、製樟腦等產業興起,台灣的人口結構、社會組織以及政經文教制度已呈現極大的進步,並漸漸轉變為定居社會。即使如此,明鄭和清朝在台灣已設立長久的典章制度,這些全部沿襲內地,因此在教育文化上深受漢人文化影響。
本單元所呈現之照片,大多為日據初期所拍攝。無論是農耕漁作、傳統手工藝,或是宗教活動、婚喪喜慶等,台灣社會仍有濃厚的傳統漢人文化痕跡,因為這是台灣居民生活的主體,更是維繫基層社會凝聚力的主要型態。而且從這些照片可以深刻感受到,台灣的故事就是中國人渡海奮鬥的故事,帶著中華民族求生奮鬥的夢想。民國34年台灣光復後,受日本殖民統治50年的台灣同胞,恢復了中國人的身分,文化上亦沿續中華傳統,這種繼承的力量實有賴於台灣先人幾代的努力和奮鬥。
(本系列圖文取自2018年1月楊世緘出品、商周出版之《晚清臺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