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3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4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5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6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7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8 文與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彩色復原╱陳怡靜、游勝傅、徐丹語、徐丹寒、吳濬伊
今年是孫中先生誕辰一百五十周年,台海兩岸都有不同的紀念活動,孫中山是中華民國的締造者,台灣的光復是中華民族對日抗戰與台灣同胞反抗殖民統治,共同達至的重大成果。即使是1949年後,台灣的建設也是根據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思想,所實現的經濟繁榮和政治民主的目標。
過去兩年,我們從世界各地收集了孫中山先生的珍貴歷史影像,並從事數位彩色復原。從本期起,我們將運用這批珍貴的影像,發表一系列六篇圖文稿,包括:「中國的衰弱與希望」、「武昌起義,建立共和」、「軍閥混戰與孫中山過世」、「北伐統一與總理奉安」、「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民族分裂、和解與復興」等。
孫中山,名文,字載之,號逸仙。1866年生於廣東省香山縣的翠亨村,幼年受洪秀全革命的影響,抱救國大志,嚮往西學,與長兄前往夏威夷謀生,後又回鄉轉往香港求學。隨著中國形勢的惡化,孫中山逐漸走上革命的道路。
孫中山出生時,正是英法聯軍燒毀北京圓明園後的第六年,也是太平天國滅亡的不久後,儘管中國出現洋務運動,開始引進西方的知識和技術,但內部制度的沉痾並未根除,古老的帝制思想以及陳舊的社會習俗,仍然阻礙中國與現代世界的連結。
1884年,中法戰爭後,法國占領安南,中國儘管並未戰敗,但官僚的怕事、畏怯,顯露了衰敗的氣象。朝廷政治的改革依舊緩慢,大批的軍費遭到挪用。1895年的甲午戰爭,日本戰勝了中國,代表洋務運動徹底失敗。中國知識分子自問,為何同樣從事現代化運動,日本成功,中國卻失敗了?
這一連串問題激發了知識界的反思,中國現代化不是只是購買新式武器,建立現代兵工場,而是建立真正意義的現代國家思想,並貫徹到政治、經濟、教育和文化體系中,成為新中國成長的動力。這種環境促成了中國革命思想的覺醒,孫中山與同志們於檀香山創立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口號和「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政綱,並開始進行武裝起義。
面對國內外的挑戰,清廷依然昧於形勢,慈禧太后竟然鼓動義和團拳民「扶清滅洋」,以迷信手段面對洋人的槍砲,導致八國聯軍劫難,中國陷入被瓜分的危機,隨後的「百日維新」雖然帶來短暫的希望,但旋又遭到保守勢力的鎮壓。
局勢的混亂與絕望,使得人心更傾向革命,大批知識分子參加革命黨,甚至連新軍也有祕密從事革命活動者。革命黨人經歷了十次起義活動,1911年4月的黃花崗起義,作戰之激烈,革命犧牲之慘烈,震撼了全中國,也敲響了大清王朝的喪鐘,中國走到巨大的歷史轉折點。
❶少年孫中山:孫中山先生十七歲時英挺的照片,此時他已在夏威夷度過四年的歲月,由於反對傳統,被送回老家香山縣翠亨村,後又轉赴香港拔萃書室。
❷赴港的革命青年:清末時期,孫中山先生與其三位暢談革命的友人,被滿清政府稱為「四大寇」。前排左起為:楊鶴齡、孫中山、陳少白、尢烈,後立者為關景良,五人攝於香港華人西醫書院。
❸日軍攻占威海衛防砲陣地:1895年2月22日,圖為威海衛港西北岸黃土崖砲台的二門大砲。日軍攻陷威海衛城後,對劉公島的北洋水師進行水陸夾攻。
❹德國軍隊在天津演習:1905年,德國軍隊在天津市郊列隊行進,當時列強駐中國軍隊的總部設於天津,各國部隊在此演習頻繁,如入無人之境,反映中國衰弱的國際地位。
❺日軍占領澎湖:1895年,日軍占領澎湖後糾集當地居民,圖中澎湖百姓面對日本侵略軍時,個個面色茫然。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在外交談判上咄咄逼人,不僅向清廷強索巨額賠款,也要求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和澎湖。
❻中西文明衝突下的中國百姓:1905年,天津近郊的中國百姓,處於混沌愚昧的狀態,民智未開。西方列強以武力打開中國的國門,並輸入現代文明。中國人面對西方的挑戰,一直尋求富強之道。
❼孫中山一家於檀香山合影:1901年4月,孫中山先生和流亡至美國的家人在檀香山合影。中坐孫母楊太夫人、前立次女孫婉、左立兒子孫科、右立長女孫娫;後排左二起︰孫眉夫人譚氏、侄兒細威、長兄孫眉、孫中山、夫人盧慕貞、侄女信霞。
❽載濤率團赴海外考察軍事:1910年,大清皇家禁衛軍首領訪問奧匈帝國,在布達佩斯拍攝的這張合影中,前排左二是哈漢章,左三是李經邁,左四是載濤,右一是良弼;二排左四是田獻章,左六是程經邦;三排左三是唐寶潮,左六是劉恩源。載濤時任陸軍大臣,年僅二十一歲,代表清室赴各國考察軍事,然而隔年就爆發了辛亥革命。
小啟:因逢國父誕辰一百五十周年,特別推出「孫中山的時代精神」系列六篇,原「中國人山河歲月」系列順延至12/16再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