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新世代綜合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回復: 0

[歷史知識] 中國古典詩歌中的象徵

[複製鏈接]

2110

主題

2110

帖子

6453

積分

海軍元帥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積分
6453
發表於 2021-10-21 22:47: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象徵」作為一種文學創作手法是指用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來表現與它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在詩歌中應用「象徵」這一創作手法,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法國的象徵主義派詩人,他們主張在詩中應用象徵。法國詩人波特萊爾於一八五七年曾發表詩集《戀之花》,他被認為是象徵派文學的先驅,該派的代表人物有莫雷亞斯、蘭波、魏爾蘭、馬拉梅等人。在藝術手法上,他們把自然萬物看做可以向人們發出各種信息的「象徵的森林」,強調通過暗示、烘托、對比、聯想等來表達詩人的內心世界。

    在中國古典詩歌的傳統評論中原來並無「象徵」這一詞,但實際上中國古代詩人們早已大量應用「象徵」這一創作手法來寫詩了。對於《詩經》,古人有「六義」之說,這六義為「風、雅、頌、賦、比、興」,其中的「賦、比、興」指《詩經》的創作手法,在「比」和「興」中就有不少可以歸入「象徵」這一文學創作手法之內。

    先說「興」。據朱熹《詩集傳》中的解釋:「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這起興之物當然要與該詩的主旨有某種程度上的聯繫,若是這起興之物係用來表達一種概念、思想和感情時,那就是「象徵」了。如〈邶風‧燕燕〉:

    燕燕於飛,差池其羽。
    之子於歸,遠送於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詩序》曰:「燕燕,衛莊姜送歸妾也。」可見是一首送別詩,「燕燕於飛,差池其羽」是起興,用燕子飛翔時羽毛的參差不齊,來表現依依不捨的送別之情,即是象徵。
    再說「比」,據朱熹《詩集傳》中的解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這裡「此物」與「彼物」之間當然有某種相近或相似之處,而當被說明的「此物」並非限定於某一具體的東西,而是指一種較為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時,那就是象徵了。如〈魏風‧碩鼠〉:

    碩鼠,碩鼠,無食無黍!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
    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
    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
    三歲貫女,莫我肯勞。
    逝將去女,適彼樂郊。
    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這三章講的是大老鼠吃「我」的黍、麥、苗,詩人難以忍受,要離開老鼠,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這是在象徵奴隸主時奴隸的殘酷壓迫,使他們不得已而遠去它鄉,表現了詩人對奴隸主之的憎惡情感。故雖是「比」,但也是屬「象徵」的範疇。

    中國古典詩歌在運用象徵手法時,有時是一兩句,有時則是全篇。如〈焦仲卿妻〉是一首長篇敘事詩,但僅開頭一句「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是象徵,用孔雀飛來飛去,徘徊不前來象徵詩中的焦仲卿與劉蘭之夫婦離散又有所顧戀的情感。至於詩中全篇用象徵手法的,如曹植著名的〈七步詩〉即是:「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在詩中用燃萁煮豆來象徵曹丕不顧同胞手足之情而欲加害於己的險惡用心。

   象徵是用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來表現與它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而這特定的具體形象的取材範圍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是十分廣泛的,諸如動物、植物、某種自然現象、某一自然環境以及某一出自詩人主觀想像的現象等等,都可作為象徵的題材。

    由於中國詩歌的傳統講究怨而不怒、哀而不傷,講究諷喻,也就是說要委婉含蓄,而忌淺露,所以有的詩用象徵的手法所表達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到底是什麼,卻頗為費解。這又可分為幾種情況。

    一種是從詩句內容來看確實有所象徵,但又難以確指象徵的是什麼。如韓愈〈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這楊花、榆莢並「無才思」,分明是擬人的手法,說其惟解狂飛漫舞,顯係別有所指,但到底象徵的是什麼,則已無從索解了。

   一種是從詩句內容中看出有所象徵。但象徵的是什麼,卻又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如李
白的〈蜀道難〉,寫蜀道之艱險,其中有「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等句,分明有所象徵,後人有說指唐玄宗幸蜀失策的,有說指嚴武鎮蜀時橫行的等等,其說不一。

    還有一種是詩句象徵什麼,係詩人自己說明才得以明了,否則是難以知曉的。如劉禹錫
〈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
    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
    前度劉郎今又來。

    從詩的本身來看,不過是一首普通的紀遊詩,何象徵之有?但一看詩前的小序:「余貞元二十一年為屯田員外郎時,此觀未有花。是歲出牧連州,酘酘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後遊。時大和二年三月。」這我們才明白,詩中所云係用來象徵當時的政治鬥爭。

    象徵這一創作手法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到底起了哪些作用呢?大致可分為以下幾方面。一是象徵的手法可使詩歌生動、活潑、傳神。如上文所引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中的「蹇驢得志鳴春風」一句,從而將小人得志後自鳴得意不可一世的醜態加以形象化,顯得生動、活潑。

    二是用象徵手法可以寫得含蓄不露,意思更加婉轉,也便於表達某些不便直接表達的思想。如上文所引李商隱〈瑤池〉一詩,李本欲指斥唐朝皇帝求仙反而早死之事,雖然唐朝文網較寬,但還是以不明言為好,故用周穆王象徵本朝的事,從而含蓄不露。

 三是用象徵手法可以增加感染力。如上文所引曹植的〈七步詩〉,用同根相生的豆萁無情地煎熬釜中的豆子,來象徵曹丕雖是血肉之人做起事來卻如無情之草木,豈不可嘆。

    四是用象徵手法可使詩句言簡意賅。如上文所引劉禹錫〈再游玄都觀〉一詩,幾次複雜的官場政治鬥爭,政敵的興衰,與劉被貶後又復歸等等,這諸多事件僅用一首七絕即高度加以概括,這是因為用了象徵的手法,若直陳其事的話,起碼要用幾百字。

    綜上所述:可知中國古典詩歌中早就應用了今天所說的「象徵」手法了,而且用來做象徵的題材十分廣泛,表達的概念、感情和思想也是多種多樣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自動贊助|NG新世代綜合論壇

GMT+8, 2025-1-12 19:01 , Processed in 0.033551 second(s), 19 queries .

抗攻擊 by GameHost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一粒米 | 中興米 | 論壇美工 | 設計 抗ddos | 天堂私服 | ddos | ddos | 防ddos | 防禦ddos | 防ddos主機 | 天堂美工 | 設計 防ddos主機 | 抗ddos主機 | 抗ddos | 抗ddos主機 | 抗攻擊論壇 | 天堂自動贊助 | 免費論壇 | 天堂私服 | 天堂123 | 台南清潔 | 天堂 | 天堂私服 | 免費論壇申請 | 抗ddos | 虛擬主機 | 實體主機 | vps | 網域註冊 | 抗攻擊遊戲主機 | dd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