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是民初國學大師王國維的著作,這本書討論詞壇大家的作品,上迄五代下至南宋,是「詞」論的集大成之作。他說:「詞以境界為最上……境界非獨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境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我想此「境界說」,亦可延伸到攝影美學。 圖/黃棟洲《人間詞話》是民初國學大師王國維的著作,這本書討論詞壇大家的作品,上迄五代下至南宋,是「詞」論的集大成之作。他說:「詞以境界為最上……境界非獨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境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我想此「境界說」,亦可延伸到攝影美學。
詞與攝影都是有情物,有人才有情,故唯有創作者的情感投射於景物上,才能產生境界。試想,人間若無天涯遊子,蘇東坡那輪明月兀自它的陰晴圓缺,哪有悲歡離合;人間若無家破國亡,李清照那黃昏中的梧桐細雨,兀自它的點點滴滴,哪會有「怎一個愁字了得」?
王國維說境界有「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分別,我雖愛其「境界說」,但是過去對於「有我無我」之境,卻不甚理解。
近日公園裡春意漸濃,綠草旁有李花夾道,遠遠望去一片淡紅。徘徊樹下,見一條曲枝,探出花影之中,嫣然向人。枝頭李花開得燦爛,白裡泛紅,綴以數點含苞待放的紅蕊,景象清麗淡雅,氣韻生動。此刻忽然悟到「有我無我」之境,遂拿起相機按下快門(見圖)。蓋滿樹繁英,微風過處花落繽紛,均足以點綴春光,而我獨取此枝頭一景,故此乃「有我之境」。
照片中盛開的李花伴著含苞待放的花蕊,蘊藏著天地間自然流動的生機,也展現了春天悄悄來臨的動感。宋祁的〈玉樓春〉有句「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王國維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照片中所蘊含的生命律動正是從「鬧」字得到的靈感。
「無我之境」如何體會呢?陶淵明的「飲酒」詩有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大家熟知的名句。詩中融景入情,表現怡然自得的田園情趣。王國維認為這是「無我之境」,因為南山是無意中見,並非有意去看南山。
回想曾經開車路過連綿起伏的山脈,壯麗的高山峻嶺,澄碧的湖泊,這些都是動人心魄的「無我之境」,而當時竟然渾然不知!
王國維說,詞人有主觀的詞人如李後主,及客觀的詞人如曹雪芹。主觀的詞人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客觀的詞人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但無論主觀或客觀的詞人,皆要有赤子之心。攝影也是一樣,無論新手或老手的佳作,其最高境界都在於展現創作者如孩童般的純粹情感。
今日的攝影技術較之王國維所處的年代,進步不止千萬里,但他在百年前所主張的「境界說」,對於今日的攝影者,仍有極大的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