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堂正面 圖/丹青 文/丹青
在台北市延平南路、中華路和酉陽街、秀山街之間,有一棟龐大灰綠色建築物中山堂,一般民眾只知其樓下常有演藝節目,但不多人知曉這是八十五年歷史的國定古蹟。
一八八九年清領時期,這裡是布政使司衙門,專管全台錢糧、兵馬調度的機構;一八九二年,其旁又添建「欽差行台」,為提供中央官員來台出差時旅宿的行館。不久,甲午戰爭爆發,台灣末代巡撫唐景崧將這裡改設籌防局,為準備抗日的總部,但最後兵敗未果。
日人據台後,把布政使司衙門和欽差行台暫時作為治理台灣的總督府廳舍,前後有七位總督在此辦公。大正八年(一九一九),新建的總督府(即今總統府)落成後,舊廳舍乃成為臨時展覽的會所。
一九二八年,總督府決定興建台北市公會堂,做為慶賀昭和天皇登基大典的紀念事業之一;一九三二年遷移舊廳舍,分散到今圓山動物園、善導寺及植物園等處,前兩者皆已毀損或遺失,現今僅存植物園還留有「欽差行台」部分建築,為國定古蹟。
一九三二年在此興建新公會堂,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完工。當年公會堂建築工程由總督府營繕課負責,課長井手熏為主要設計者。他以四面迴廊、四向開口,形塑流暢動向的設計,採用當時最先進的鋼筋混凝土架構,蓋了這座總面積四千一百八十八坪的四層樓建築,耐風、耐火、耐震,至今屹立不搖。在建築風格上,融和了阿拉伯及中國、閩南式建築的精華,成為特殊的混血風格,為當時台灣最具特色的公眾建築物。公會堂內設有挑高四層樓高的大集會場和挑高二樓高的大宴會場,及各樓層大大小小的集會室或展覽室等。
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於公會堂大宴會場舉辦台灣省受降典禮,同年「公會堂」名稱走入歷史,更名「中山堂」,大宴會場改名為「光復廳」,大集會場更名為「中正廳」,原貴賓室取名「堡壘廳」。
民國七○年代之前,台灣大型集會及表演場所甚少,故許多重大活動均在中山堂舉行;如中華民國第二、三、四任總統就職職典、簽定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以及接待各國重要貴賓等,許多歷史性的展覽也在此舉辦。此外,當時的國民大會會址、立法院議事廳、台北參議院議事廳等,都曾短暫借駐於此。
近二十多年來,由於陸續興建不少新型大型會議廳、表演場所,許多大型演藝活動因而外移。中山堂的中正廳,中、小型音樂、戲劇演出仍持續滿檔,光復廳偶有展覽活動。二、三樓的樓梯間牆面,有藝術家黃土水夫人於一九三六年捐贈公會堂的〈南國〉(又名〈水牛群像〉)雕刻作品,二○○九年由文建會指定為國寶。
中山堂外的廣場,亦於一九九九年增建「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一座,二○一一年建國百年,再以「歷史長軸」之概念呈現碑文,讓國人緬懷這座建築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