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江岸新貌 1880年代,外灘興建了宏偉的西式樓房和平坦的道路。過去這是沿黃浦江南北向的一條路,從小東門直達吳淞江北岸,是進出船隻縴夫往來的通道。在租界設立以後,外灘逐漸出現新的面貌。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迅速衰老的城牆 1880年代,上海城垣原貌。上海於1291年建縣,距今已有700餘年,至明代中葉,為了抵禦倭寇侵擾,於1553年建城牆,周圍長9公里、高1丈5尺、有6座城門、4處水關,清代再度加高。 五口通商後,洋商紛紛湧進,原本經濟繁榮的上海更快速擴張,城牆不但失去防禦作用,還成為拓寬道路興建商店的障礙。隨著歲月流逝,城牆長年失修,破舊不堪。辛亥革命以後,舊城終被拆除,僅保留關帝廟下的城牆一小段,遺址位於今天的大境路259號。今日的上海總面積則達6千1百多平方公里,黃浦、吳淞兩江貫穿全市,分淞北、淞南、浦東三大區塊。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紡織工 1870年,上海紡織婦女。由於江南織造的發達,依賴著成千上萬婦女的巧手,紡織業的女工在中國已有數千年歷史。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苦力 列強進入中國以後,不僅無止境的要求政治和經濟特權,他們的攝影師也用中國人還不具備的器材和工藝,留下了中國人的種種影像。左為西方攝影師所捕捉上海販夫走卒的畫面。上圖為上海的苦力,承受著過度的勞動,似乎永遠面無表情。樂師 1869年,上海樂師走唱於街頭,賣藝討賞,通常與乞丐僅一線之隔。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大沽戰後的悲劇 1860年,英法聯軍攻打大沽砲台,清軍奮起抵抗不敵,戰死者屍首遍地,提督樂善亦中砲殉國,隨後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下,掠奪圓明園,並將其付之一炬,逼迫清廷簽下《北京條約》。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南京條約》與開放門戶 1842年,中英兩國由耆英、伊里布與璞鼎查,在南京江面英艦「康沃利斯」號上,簽署了中國與外國之間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理容師 1869年,上海的理容師傅,使用傳統挽面技術,對男女皆通用。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修補匠 1869年,上海修補匠,能修善補,通常自幼從師傅學習,一輩子就做這一行。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842年,在不敵英國現代化船艦的威脅之下,中國簽下了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在連續遭到幾次戰敗的羞辱之後,清廷曾試圖振作,但累積數千年的觀念文化卻非一朝一夕所能改變;儘管如此,在列強入侵的主要地區和口岸,改變的速度卻超乎任何人的預期。
上海,一個長江口附近的港口城市,就和列強指定的其他通商口岸如廣州、褔州、廈門、寧波等城市一樣,面貌與實質都出現巨大的變化。首先是明清以來的城牆已失去任何防禦功能,殘破不堪,同時也阻礙著市區的改建與擴大,只能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西方人所修築的銀行、教堂、學校、旅館等等,同時興建了平坦的馬路,鋪上電車軌道,裝上新式的路燈,他們把完整西方社區移植到中國沿海。上海因連繫到富庶的長江三角洲,又可溯江通往廣大的華中地區,較其他口岸被移植得更徹底。
這無疑成了中國人精神上的兩難:西方人的租界代表著列強入侵的傷口,卻也是中國人得以看見外面富麗世界的窗口,如何超越這種兩難,成為中國人日後反覆追尋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