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石文化館」以工藝手作模型,重現昔日的重要建築。圖/王岫 文/王岫
「明治村」是日本愛知縣的一個博物館,重建明治時期已消失的重要建築物。這幾年,國內建築師凌宗魁,搭配插畫家鄭培哲,編寫了《紙上明治村:消失的台灣經典建築》及《紙上明治村二丁目:重返台灣經典建築》等兩本書,也是以明治村的概念,考據史料,重新繪畫、解說日據及台灣光復初期,台灣有名的經典建築物,但這些建築物不是改建,就是拆除了,人們只能從書上的繪圖去緬懷,故書名取之為「紙上明治村」,借用明治村博物館的概念,表示是存在過,但已消失或改建過的建築。
日本的明治村是實體建物博物館,台灣的紙上明治村是畫在書本上,但金瓜石文化館,則是在二○一九年七月,由一些鄉民自主自發,以工藝手作的方式,重新製作舊日金瓜石採礦盛行,礦城風華鼎盛時期的重要建築物模型。這些建築物,隨著礦區的沒落,拆除、毀損或改建而消失了,如今靠著幾位愛護鄉土的人士,根據舊照片或文獻資料,做了十三座當年的重要建築,以及五座會動的採礦交通索道縮小模型,放置在金瓜石銅山里里民活動中心,並成立「金瓜石文化館」,免費供人參觀。
雖然金瓜石已有黃金博物館,但展示的是現在還留存的建築或舊日採礦設備的歷史痕跡;「金瓜石文化館」則是用模型,把當年金瓜石許多重要的建築,如金瓜石礦工醫院、金瓜石尋常高等小學(今時雨中學)的中山堂、八角樓、允發食堂、祈堂老街的店家、勸濟堂等原貌,以及當時金瓜石五大運礦交通系統,如架空索道、斜坡索道、無極索道、礦坑電梯、坑道內柴油拖車等樣貌都呈現出來,讓人們知道過去的金瓜石是多麼繁華和進步。
一些民宅也有模型。如簡深淵宅,雖然現址是拆除又重建的普通矮房,但透過模型,可看到過去曾經是三層樓房。簡深淵在當年是金瓜石採礦人力的仲介者,來往謀職的人都要透過他;他後來成為當地的小型企業家,做買賣,但也蓋廟、行善事,是角頭,也是隱型的政客,算是當時的地方知名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