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童的戰爭教育:1904年4月3日,《Le Petit Parisien》增刊圖文報導。日本學校中的模擬戰爭遊戲。圖中,小學的老師將男孩分為兩邊,以所戴的帽子來區分日俄雙方,彼此交戰拚鬥。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天皇授旗出征:1904年3月6日,《Le Petit Journal》增刊圖文報導。圖中明治天皇將日本軍旗光榮地授予出征的將士,希望他們帶回勝利的榮耀,但他也深刻地了解到這場戰爭不只是前線的作戰,後方的各種資源的調度與支援,才是勝利的關鍵。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日本君主立憲政治工程:1904年,《Le Petit Parisien》增刊圖文報導。天皇前往國會(左上),國會議員前往國會(右上),國會內的演說(左下),天皇將旨意交給臣下(中),日本的投票者(右下)。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旗幟鮮明的反俄人士 :1904年2月20日, 《L'ILLUSTRATION》 圖文報導。日本主要 反俄的愛國聯盟,他 們身著歐式西裝,但 在外面披上稻草的披 風,穿上日本傳統農 夫的草鞋,表達反俄 的立場。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新日本領袖明治天 皇:1904年,《Le Monde Illustre》 圖文報導。明治天 皇生於1852年11月 3日,於1867年2月 13日登基,他持續 的努力讓日本成為 近代化的強權之一 ,而自日俄戰爭之 始,他也非常稱職 地擔任了指揮官的 角色。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日本百姓夾道送行: 1904年,《Le Monde Illustre》圖文報導 。圖中當日本軍隊行 經東京大街之上,男 女老少都夾道相送, 百姓們傳統打扮或身 著西式服裝,渴望戰 爭勝利的愛國心情並 無二致。士兵們腳下 踏著整齊的步伐,但 眼神卻不禁游移到兩 旁的人群中,尋找為 自己送別的愛人或家 人。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日軍的柔道訓練 :1 9 0 4 年,《L e Monde Illustre》 圖文報導。圖中的 日本士兵正進行柔 道的操練,而外國 記者很精準地描繪 出對手過招遭到過 肩摔的瞬間,動感 十足。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二十世紀初,日本出兵參與八國聯軍之役,躋身列強,國民的榮譽感達到空前的地步,幾年後,日本與俄國在中國東北和朝鮮發生了軍事磨擦,決定向做為西洋強權的俄國宣戰。這是人類近代史中,首次有一個東方國家向西洋強權發動戰爭,這場戰爭改變了日本的國家體質,也深深影響了日本國民心理。
1904年2月4日拂曉,徹夜未眠的明治天皇召見了伊藤博文,詢問他對俄開戰的利弊,伊藤分析了種種條件,認為日本軍備已足,加上全國上下一心以及英、美、德的國際支持,相對俄國卻面臨國內政局不穩、西伯利亞鐵路未開通及軍備準備不足等劣勢,終於堅定了明治天皇的決心,下午便召集元a老及內閣展開御前會議,決定對俄作戰。
日俄戰爭前,日本已經完成十年建軍的規畫及外交合作,並派出大量間諜從事情報蒐集,也先發行了一億日圓的軍事公債,作為備戰經費,還發布了「緊急支出敕令」、「戰時大本營條例」、「軍事參議院條例」等法令,鞏固開戰後的政府運作,軍需物資則從1903年底開始陸續運送到韓國仁川港備用,避免開戰後被俄國艦隊阻截,一切準備皆已就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