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中國巡邏隊赤腳步入黃河南邊的淹水區域。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圖被大水淹沒家園的農民離散失所,被用帆船載到安全地帶,估計有一百萬以上的災民。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在黃河水災區域,一批被擄獲的日軍戰利品。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一名軍人指揮工人修復黃河決堤口。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一艘中國巡邏艇行駛在黃河地區,傳統中國帆船在戰爭中扮演重要角色,載運部 隊、補給和傷員。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中國部隊在鄭州與開封之間的黃河淹水區域涉水行進,搜尋被沖散的日軍巡邏隊。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黃河水災,日本步兵砲擊鄭州外黃河的東岸,試圖破壞中國工人修復堤防的工作。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徐州會戰之後,我軍各部撤往武漢防線,其間日軍一部進攻豫東,計畫與南線日軍分進合擊,包圍武漢。河南為中原古地,黃河流經其間,時而氾濫,日本軍機幾次轟炸堤岸,試圖炸毀堤防,製造災難,以打擊中國人的抗戰士氣。
6月上旬,負責豫省防禦的程潛放棄開封,同時為了拖延日軍的攻勢,主動炸毀鄭州外圍的黃河口堤岸,造成大水一瀉千里,淹沒了大片農莊,造成約一百萬難民無家可歸;中國人為了抵抗敵人的入侵以血肉阻擋槍砲,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儘管如此,黃河決堤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因為人民所受的傷害超過戰場上所謂拖延日軍的收穫。事實上,開封和漢口之間,有穎河、汝河、淮河及其他的河流,更有桐柏山、大別山等險阻,只要我軍能延續淞滬會戰與徐州會戰的戰鬥意志,利用河南的山川地勢,仍能有效對日軍節節抵抗。豫東失利以及河堤決口均為守將的錯誤。
這段期間,國民政府也向國際發布了許多相關的新聞照片,反映了河南戰場的景觀,尤其黎民百姓流難失所的慘況,更清楚反映了中國人民在侵略戰爭中所遭受的苦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