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食堂:民國30年代廣州。大部分的工廠都有兩頓飯的制度,讓員工可以休息用餐,因此工廠附近的料理店、街頭小吃店、攤販等,到了用餐時分可說是座無虛席。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人力車:民國30年代。別稱「黃包車」的人力車,在廣東香港一帶十分盛行,來來往往上千台的人力車日夜更替,不過隨著交通工具的更新,盛況已不如從前。老舍的小說《駱駝祥子》,就是描述人力車勞動者的故事。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高腳踊:民國30年代。不同於中國傳統戲劇,這群演員腳綁細木樁,還要演出文武的身段,是中國藝界的特殊技藝。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與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人們生活離不開食衣住行育樂,而各行各業在各處為生活所需提供服務,服務的範圍包羅萬象。往街頭一走,隨時隨地,無論以什麼樣的方式呈現,都有人憑自己的技藝、本事,努力在討生活。
路邊、街頭最常見的便是路邊小吃、攤販,散發出的誘人氣味,撩撥著每個路過的飢餓人們。在中華文化影響的各處,普遍對路邊的料理攤鋪有著極深的喜愛;雖然路邊攤料理常不能與一般餐廳相提並論,且用餐環境簡陋,但它們仍提供庶民美味,展現底層社會的活力。
民國20、30年代,除了沿街叫賣,販售點心的小販外,在街上也能看到露天擺設位子、工具、物品,便能開始做生意的行業,諸如剃髮、算命、鳥販、藥販、書販、賣菸等等;他們在街頭安身立命,在城市的一角做起生意,所求所圖者,不過是一方生存之地來供養家庭,若是累積了些名聲,可能有能力可以購置店鋪。百姓、居民大部分也習慣了街頭買賣、生意的便利性。
中國土地遼闊,在鐵路、汽車還不是這麼普及的時代,從日本傳入的人力車產業曾經盛行一時,人力車是以人來推車的一種交通工具,又因上海租界規定公共人力車必須漆成黃色,而得名──黃包車。民國以後,人們出門不再常坐轎,但此時汽車尚未普及,所以人力車產業因而興起,日夜輪替在城市之間穿梭,不過之後又被較省力的三輪車給取代。未幾,汽車進入了中國,人力車漸漸成為城市落後象徵,進而被時代淘汰。
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偶有一陣子,戲班子會來巡迴演出。這些戲伶、演員從小在戲園拜師學藝,鍛練身段筋骨,出師、演出後或許得到認可,在各地走紅,如譚鑫培、梅蘭芳等有名的戲伶,戲班子靠名聲來賺錢,名氣愈大,演出愈多人捧場,則收入愈好。這些以演戲為生的人們,在各地為平淡的生活添了些色彩和趣味。
無論是鄉村或城市,都少不了市場的身影,它是一個集中了各行各業的常態性活動。從生熟食到衣物、日常用品,從娛樂活動到廟會市集,各樣的生意活動在此集中,也因各地物產或文化不同,衍生出許多自成特色的市集,比如花市、玉市或夜市等等。若旅行到一地,最能深入了解當地文化的方式,就是去走一趟市場,因為市場是最貼近人群日常生活的場域。
俗話說「行行出狀元」,每一個行業做到專精,都能對百姓,甚至是對國家有貢獻。有道是隔行如隔山,且術業有專攻,每一行業都有其本分與本事,也對百姓日常生活扮演著重要的部分,其環環相扣、與時俱進,都是人民生活百態的風貌。(吳濬伊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