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甲午大事紀 —宗教篇(西洋)
干支紀年是中國紀年的特色,換算成為西元紀年,歷史上的甲午年,在西方歷史上也有許多與宗教有關的大事。西元三十四年,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已有一年(考證耶穌在西元前四年出生),門徒四處廣傳福音,不過耶穌誕生之日並無明確記載。西元二七四年甲午年,基督徒將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訂為「耶誕節」。原來羅馬皇帝奧勒良將十二月二十五日定為慶祝太陽神生日的狂歡日,到了這一天,羅馬人熱烈的慶祝太陽神誕生,基督徒就相對的落寞多了,於是為了對抗太陽神生日,基督徒就把十二月二十五日當成耶誕節,直到基督教被定為國教之後,太陽神狂歡日便走進歷史,被耶誕節取代了。
過了一百二十年後,西元三九四年甲午年,從西元前八世紀就已舉辦的古代奧林匹亞運動會宣告終止。這個每四年舉辦一次,共舉辦過二百九十三屆歷經一千兩百多年的古老運動競賽,因為東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斯西一世,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因此這個源於古希臘,對天神宙斯表達崇敬的競賽活動,就此畫下休止符。
到了十九世紀,法國古柏坦男爵大力提倡恢復奧林匹亞運動會,現代奧運從一八九六年開始到二○一二年,總共舉行了三十屆,不過現代奧運一百多年來,曾經三次因為戰亂關係暫停舉辦。一九二四年起又增加了冬季奧運比賽,讓競賽項目更加豐富多元。
西元一○五四年甲午年,西方基督教分裂為東正教(希臘正教)與天主教。東正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教會的最高權力屬於皇帝;天主教則以羅馬教廷為中心,權力集中在教皇手裡。基督教分裂之後,聖城耶路撒冷遭伊斯蘭教徒占領,天主教教皇號召天主教國家組成十字軍,希望以武力收復耶路撒冷。
十字軍八次東征歷時約兩百多年,最後仍以失敗告終,但基督教國家與伊斯蘭教國家卻種下了難以平復的歷史仇恨。戰爭與和平之間的界線,還真是只在一念之間啊!
(相關內容在下午三點警廣F M104.9頻道《一點新樂園》節目同步播放,歡迎收聽。)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