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古鑒今——過橋的辦法
古代漢朝,江南某地有座二里橋,是人們往來的必經之路。當地官府為了搜刮民脂民膏,規定過橋的人無論大人小孩,一律交「過橋稅」。官府並指定專門差役嚴加把守,逼迫過橋人照章交稅,百姓對此十分不滿,總想找個辦法對付守橋的差役。漸漸地人們發現,守橋差役有時睏了會打瞌睡,每睡一覺只有七分鐘。
有一次有位名叫張蘭秀才來到橋頭,看見一個農夫想乘守橋差役睡著的時候偷過橋,他走得很快,走了七分鐘剛好過橋的中心,此時守橋差正好醒來,把農夫趕了回來。於是,秀才生一計。傍晚他把全村百姓找來,說出了對付守橋差役的妙法。
大家下次過橋時,要在守橋差役快醒的時候,返身往回走。這樣,守橋差役就以為是過橋人已偷偷地過了關卡,必定往回趕你,過橋就能如願以償了。從此人們過橋再也不用交「過橋稅」了。
生活中遇到一些不盡人情的規定,氣憤不平、抗議責罵有時是餘事無補,只有透過良性的溝通,或想出權巧的方法,才能讓事情有所改善。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