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趣聞】 清領基隆大海嘯
文/王文隆海嘯在閩南話裡稱為「海漲」(hái-tiòng),是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常使受衝擊的沿岸地區,遭受生命與財產的巨大損害。當海底地震或是海底火山爆發時,由於地層錯動產生震波,引起海水劇烈起伏,形成強大的波浪,就成為海嘯。和地震一樣,海嘯也難以預警,一旦引發,只有數秒的時間能反應。
就目前所知,人類歷史上造成巨大傷害的幾場海嘯,有泰半都發生在日本,因此海嘯的日文「津波」(ツナミ,Tsu-na-mi),也就成了國際間稱呼海嘯的通用詞。近年來最著名的海嘯,要屬二○一一年日本東北「三一一大地震」後爆發的這起,這不僅衝擊了日本東北的青森、岩手、宮城、福島、茨城等縣的沿海地區,也引發了嚴重的福島核災,至今還沒有完全平復。
台灣和日本一樣,都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同樣受到地震威脅,然由於台灣的太平洋側,恰好是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處,有著斷崖式的陡峭地形,易使波浪受到折射而遠離,因此台灣雖然四面環海,卻不常發生海嘯侵害。然而,這並非意味著台灣沒有發生過規模較大的海嘯,遠在一百五十餘年前,在基隆(雞籠)就曾經發生大海嘯。
清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十二月十八日上午十點,台灣東北角外海,基隆嶼東方約五百公尺的海底發生有感地震,雞籠山崩缺,隨即引發異象,雞籠港內的海水忽然間被抽乾了,甚至露出海床,港內船隻一瞬間紛紛擱淺在乾涸的海底。不久後,海水翻騰回來,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衝擊街肆,連帶影響了瑞芳、萬里、金包里(今新北市金山區)一帶的海岸,不僅屋瓦騰飛,數百人淹溺於浪中。
同治十年,由台灣兵備道提督學政黎兆棠和陳培桂刪訂的《淡水廳志》中記載:「冬十一月,地大震:二十三日雞籠頭、金包里沿海,山傾地裂,海水暴漲,屋宇傾壞,溺數百人。」
於同治二年依《天津條約》開港的雞籠,開始有外國人在此經商活動,使得這次海嘯也有洋人的紀錄為佐。光緒七年(一八八一),海關總稅務司署的各關貿報告中寫到:「一八六七年地震發生在十二月十八日,海水從基隆港傾瀉而出,留下一個乾涸的泊位,但不到幾秒鐘,帶著兩個浪頭的海水又洶湧而回,淹沒了舢板和入口。雞籠、金包里及巴其那(今台北市士林區)等城鎮,部分泡為廢墟。淡水遭到嚴重破壞,好幾百人死亡。」
據估計,這次海嘯可能高達八公尺,相當罕見,因此遠在上海發行的英文報紙《字林西報(North China Daily News)》於消息傳到後,也在次年的一月四日刊載了相關新聞,提到「在雞籠,第一次感到震動在上午九時四十五分,延續了三十秒。海關前的地面有一些裂縫。市鎮內大部分房屋震塌。有許多人被壓在廢墟下。棕櫚島(今基隆市和平島)和雞籠島之間的海面上冒出煙霧。海港內的水湧向海外,致使遠至閻王岩的地方有幾秒成為無水地帶,所有的東西都被退去的海水捲走了,然後海水又形成兩股大浪湧回,將舢舨上面的人淹沒,並把帆船擱淺在雞籠對岸。」
罕見的海嘯對北台灣的傷害極大,此後雖也有海嘯警示,但都沒有同治年間這回的大。日後諸多地方史志與調查,在談及自然災害時,都會特別列上這一段,是為台灣遭受海嘯衝擊的一則紀錄。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