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36289615 發表於 2021-10-23 23:29:33

【文史評析】蒙元治理漢地路線之爭

文/尚智

一二五一年,大蒙古國蒙哥汗即位後,弟弟忽必烈成為他治理漢地的左右手。

忽必烈以開平(又稱元上都,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作為經營漢地的根據地,並在漢人幕僚的輔佐下,於邢州、河南、關隴等地試行漢法的治理。此舉使得忽必烈在漢地的聲望逐漸提高,姚樞甚至說:「諸路之民望陛下之治,已如赤子求母。」雖然有逢迎拍馬之嫌,但不可否認的是,蒙古滅金以後,「漢地不治」的情況相當嚴重,忽必烈以漢法治理漢地的作法,相對容易獲得漢人民心的支持。

不過,也造成有人向蒙哥汗進讒言,狀告忽必烈不軌,罪名有二:一是「王府得中土心」,二是「王府人多專擅不法」。前者是指漢儒對於忽必烈有所期待,元代儒士郝經便說:「今主上在潛開邸,以待天下士……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國之道,則中國之主也。」後者是指蒙哥汗與忽必烈在財政上的爭奪,例如馬亨欲將課銀五百鋌,輸往忽必烈幕府,引發蒙哥汗的不滿。

這兩項罪名,也是蒙哥汗與忽必烈對於治理漢地的兩大歧見:在政治上,忽必烈頗孚眾望,進而有「中國之主」的聲望;在財政上,忽必烈的幕府擅自取用部分稅收。政治與財政上的衝突,直接威脅到蒙哥汗本身政權的統治權威,一二五七年,蒙哥汗便作出兩個反應:一是「遣阿藍答兒大為鉤考,置局關中,以百四十二條推集經略宣撫官吏。」結果「用酷吏分領其事,大開告訐。」也就是蒙哥汗企圖奪回忽必烈原本居於漢地的民政及財政大權。

另一事於《元史》未記,《集史》較為隱諱,僅稱:「忽必烈奏言休息已足,奈何坐視蒙哥合罕親率師出征而已家居安息乎。」姚燧〈譚公神道碑〉說出真相:「宗親間之,遂解兵柄。」忽必烈因為「宗親」進讒,被蒙哥汗解除兵權,並拒絕他參與遠征南宋的戰事。

細觀《元史》,蒙哥汗與忽必烈對治理漢地的看法,並非只存在歧見。蒙哥汗於一二五七年出師南征時,「回鶻獻水精盆、珍珠傘等物,可直銀三萬餘錠。帝曰:『方今百姓疲弊,所急者錢爾,朕獨有此何為。』」而忽必烈「在藩邸,極知漢地不治,河南尤甚」,一二六○年的即位詔亦說:「朕惟祖宗肇造區宇,奄有四方,武功迭興,文治多缺,五十餘年於此矣。」可見兩人都知道漢地不治的實際情況,所以,蒙哥汗才讓忽必烈掌理「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希望忽必烈能有所作為。

事實上,忽必烈在漢地施用漢法,主要遭受二股反彈的壓力:一是上述提及的「宗親」,二是「總天下財賦操執在手」的所謂「奸臣」。最後,導致兩人對治理漢地的政策產生歧見,而背後的結構性因素是蒙法與漢法兩種政治體制的扞格不入,甚至在忽必烈即位後,仍然無法消除。例如,西北藩王曾經遣使入朝,質問「本朝舊俗與漢法異,今留漢地,建都邑城郭,儀文制度,遵用漢法,其故何如?」

但是,蒙哥汗身為大蒙古國的最高統治者,雖然與漠北的蒙古貴族有廣泛的共同利益,但雙方的利益不必然完全相同,相對而言,蒙哥汗與比較理解漢地的忽必烈也有共同的利益存在。因此,這是兩人最終還是合作治理漢地的深層原因。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史評析】蒙元治理漢地路線之爭

一粒米 | 中興米 | 論壇美工 | 設計 抗ddos | 天堂私服 | ddos | ddos | 防ddos | 防禦ddos | 防ddos主機 | 天堂美工 | 設計 防ddos主機 | 抗ddos主機 | 抗ddos | 抗ddos主機 | 抗攻擊論壇 | 天堂自動贊助 | 免費論壇 | 天堂私服 | 天堂123 | 台南清潔 | 天堂 | 天堂私服 | 免費論壇申請 | 抗ddos | 虛擬主機 | 實體主機 | vps | 網域註冊 | 抗攻擊遊戲主機 | dd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