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西南】 少數民族過中秋
文/出谷司馬今年的中秋因為疫情升溫,原本難得的團圓節日,似乎又會有許多的變數。中秋是華人世界的三大節慶之一,對華人文化來說,中秋象徵著團圓與圓滿,加上月亮每三十天循環一次的盈虧,使得許多古代文明的曆法都與月亮的周期有關。
在中國古籍的記載中,可以看到周朝時就有所謂「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慣例。至於那些嫦娥奔月、玉兔搗藥或吳剛伐桂等與月亮有關的故事,反倒都是後來的人慢慢從對月亮的想像,進而衍生出的神話傳說。
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中,不少族群都有過中秋的習俗。居住在廣西一帶的壯族有崇拜月神的信仰,他們相信月神是一位手巧的女神,是壯族婦女好手藝的源頭。所以每到中秋節前後,壯族就會舉辦「祭月節」的慶典。祭月節的儀式要在露天處擺設一個供桌,而桌子右邊要有一棵象徵天梯的樹供月神降臨。
祭儀一開始由儀式操作者(通常是老婦人)念誦咒語,然後與幾位婦女吟唱〈拜月謠〉請月神下凡。接下來就會有一或兩名婦女作為月神,與在場的婦女們進行神人對歌並向月神問事,最後才由歌手唱誦神歌,送月神回到天上。
在雲南的納西族則會在中秋以「瓜」、「餅」、「豆角」和「桂花」祭祀月亮。
由於農曆八月正是桂花盛開的季節,納西族也因此流傳著月亮上有一棵桂花樹的傳說,這個說法與前述的「吳剛伐桂」正好不謀而合。所以,在麗江的納西族總會在中秋節晚上點上紅蠟燭、插上幾枝桂花,桌上擺滿月餅、瓜果一起祭拜月亮。雲南的傣族則相信月亮是上天的兒子岩尖所變。
岩尖是傣族神話傳說裡,曾帶領傣族人民打敗外敵的首領,死了以後變成了月亮,繼續帶給傣族人光明。因此,到了中秋節這一天,傣族青年會上山打獵,女性則到水邊抓魚,準備豐盛的晚餐。等待月亮出來時,會先以美食拜月再對空鳴槍,表示對岩尖的敬意,然後才一同用餐,度過這個節日。
雲南的白族與漢人相似,在中秋節這天都會自製月餅,然後邀請們一同團圓賞月。當中秋之夜,各家也會以月餅、水果與玉米為貢物祭祀月亮。正好中秋時節也是秋收的時候,這個祭月亮的儀式也有預祝五穀成熟、慶賀豐收的意義。
比較特殊的是,在大理一帶的白族還有漂河燈的活動。白族人將特製的各形紙燈,點火之後沿河漂放,而且比賽看誰的河燈漂得最遠而且沒有熄滅。在黑壓壓河流上的點點河燈,和我們所熟知的農曆七月放水燈雖然相似,卻少了孤魂野鬼,多了點浪漫氣氛。
儘管各個族群過中秋的習俗不盡相同,但是這一天象徵著團圓的滿月,也讓各個族群都把握這個節慶團聚。在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下,這樣的團聚顯得格外不易而值得珍惜。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