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藝筆記】 十二月令花卉及花神
世人認為花是天地靈秀之所鍾,花的美麗,自不待言,所以愛花、惜花、賞花,成為人們生活上審美活動的重要項目之一。同時中國人認為,賞花除了悅其姿色之外,還要知其神骨。品味每種花卉的獨特神韻或性格,如此才能得到賞花的深層精隨。
宋秋先《花名詩》:「梅標清骨,蘭挺幽芳,茶呈雅韻,李謝濃妝,杏嬌疏雨,菊傲嚴霜,水仙冰肌玉骨,牡丹國色天香,玉樹亭亭階砌,金蓮冉冉池塘,芍藥芳姿少比,石榴麗質無雙,丹桂飄香月窟,芙蓉冷豔寒江,梨花溶溶月色,桃花灼灼朝陽,山茶花寶珠稱貴,臘梅花馨口芳香,海棠花西府為上,瑞香花金邊最良,玫瑰杜鵑,爛如雲錦,繡球郁李,點綴風光,說不盡千般花卉,數不了萬種芬芳。」正是道盡了箇中三昧。
隨著季節的變遷,花卉的品種也跟著不同。因此古代有人就每個月分挑選出最具有代表性的花卉,並各賦予一位掌管的花神,造就了十二個美麗浪漫的傳說。
當然,這十二種花卉,因為地區或時代的不同而有些差異,但其中最廣為人所接受的,則分別是:
正月梅花壽陽公主:壽陽公主是宋武帝的女兒。一年正月初七,壽陽公主到宮裡的梅花林賞梅,一時困倦,就在含章殿簷下小睡,有朵梅花飄落額上,留下五瓣花印,拂之不去,宮女們紛紛效仿,亦畫梅花於額上,稱為「梅花妝」或「壽陽妝」。
二月杏花楊貴妃:相傳安史之亂後,唐玄宗派人前往馬嵬坡收取楊貴妃遺骸,只見貴妃縊死處,一片雪白的杏花迎風飛舞。後人遂以貴妃為杏花花神。
三月桃花息夫人:春秋時代楚國息侯在一場政變中,被楚文王所滅。文王貪圖息夫人的美色,意欲強娶,息夫人不肯,以自殺明志。此時正是桃花盛開的三月,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堅貞,立祠祭拜,也稱她為桃花神。
四月牡丹李白:唐玄宗偕同楊貴妃在沉香亭賞牡丹,一時興起,宣李白進宮寫三章〈清平樂〉,為有名的詠牡丹詩。
五月石榴鍾馗:端午,民間習慣掛鍾馗畫以避邪,石榴花的火紅,猶如鍾馗嫉惡如仇的剛烈性格。
六月蓮花西施:西施在助越滅吳之前,是賣柴人家之女,夏日荷花盛開時,常到鏡湖採蓮,於是自然成為蓮花的花神了。
七月蜀葵李夫人:蜀葵是朝開暮落的一日花,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被形容為傾國傾城的大美人,然早逝,短暫而又絢麗的生命,如秋葵一般,所以人們就以她為七月蜀葵的花神了。
八月桂花徐惠:徐惠是唐太宗的妃子,自小聰慧過人,五月能言,四歲讀論語,八歲就寫出:「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的詩句。太宗死後,徐惠哀傷成疾而逝,時年二十四,後世封為桂花的花神。
九月菊花陶淵明:陶淵愛菊,眾所皆知,更為菊花寫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佳句。
十月木芙蓉石曼卿:宋真宗時大學士。傳說石曼卿死後,成為芙蓉城的城主,後人就以石曼卿為十月芙蓉的花神。
十一月山茶白居易:白居易與山茶花,其實沒有多大關聯,以他為山茶花神的理由並不知詳。
十二月水仙娥皇與女英:娥皇、女英是堯帝的女兒,二人一同嫁給舜帝。舜南巡時崩駕,娥皇與女英即雙雙殉情於湘江,二人的魂魄化為江邊水仙。
頁:
[1]